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微软公共云蝴蝶效应 或引发外商投资云计算新热潮

2012-11-02 10:01来源:CNET科技资讯网关键词:微软云计算数据中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云计算竞争白热化

近年来,云计算的兴起,让众多IT厂商在这一市场投入重金。面对中国这个巨大市场,IBM、微软、甲骨文、惠普、戴尔、思科、EMC等纷纷在中国展开布局。

赵效民表示,“微软此次在华引入公共云服务,或将起到示范作用,引发中国公共云建设的热潮,也将进一步加大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竞争。”

据赵效民介绍,目前各大跨国IT巨头在中国都在积极布局云计算战略,但是大家的策略和举措有各有不同。比如,IBM主要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构建共建共管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惠普和IBM类似,只不过是名字不一样,惠普称之为托管云。

目前,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主要由国内厂商“盘踞”,比如盛大云、华为云、阿里云等等。国外厂商在中国的云计算布局,基本都是采用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等共建的方式来进行。

另外,据获悉,甲骨文等厂商也在寻求类似微软的做法。今年10月初,甲骨文亚太区执行副总裁欧阳保国谈及甲骨文公有云在中国进展时表示,“甲骨文或考虑在中国建设本地数据中心。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是非做不可,目前中国用户可以通过Cloud.Oracle.com来使用甲骨文的云服务。因此,甲骨文公有云在中国不存在何时落地的问题,因为为中国客户提供的云服务与其他地区没有偏差。”

有业内人士认为,微软Office365和WindowsAzure“借道”来到中国,这或许会给其他在华致力提供公共云服务的外商以启示,或者指出了一条明道。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微软的做法实质上和其他外商的做法并没有区别,很多厂商同样是通过与国内厂商、运营商合作的模式,来帮助合作伙伴提供公共云服务,而并非把自己的公共云服务引入中国。不过,整体来说,微软在华提供公共云服务,都将给中国云计算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公共云服务带来巨大推动。

微软在华提供公共云,似乎也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国外厂商提供云服务的环境或许变得更加宽松。值得提醒的是,国内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们,随着国外云计算提供商的积极介入,竞争将逐步加剧,如何提供更加让中国用户满意的服务,是时候好好考虑和去做的了。

微软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现有计算容量超过1999年全球服务器计算资源的总和;计算使用量在过去6个月中翻了一番,存储在过去2个月中增加一倍。与此同时,WindowsAzure正在迎来高速发展期,数万企业用户已经在WindowsAzure平台上,每天新增数百位新客户。企业订购在过去6个月中增加了56%。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微软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数据中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