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像苹果和三星等公司,由于能够适应变化,继续保持成功的势态。而未能适应变革趋势的公司,或关门,或被收购,或者被迫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业务调整,甚至改旗易帜,以此来寻求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他们曾经辉煌过,但如今要么是未能找到吸引消费者最佳方案的公司,要么是在吸引存在困难的公司。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企业用户,似乎都在寻找与几年前迥然不同的的产品。在多数情况下,一些公司没有很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也没有找到扭转困境的方案。
1、诺基亚
诺基亚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也曾有着其它对手所无法追赶的优势。但如今,三星已经取代诺基亚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的宝座。诺基亚的Lumia手机已经被消费者忽略。诺基亚表示,WP8的出现可能会助其改变困境,但这种迹象没有显现。目前,很难看出诺基亚会采取何种方式在新兴市场之外的地区拓展业务,在新兴市场上,诺基亚的Asha手机依旧畅销。
2、RIM
RIM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具主导地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但在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之后,一切都变了。如今,RIM的产品已经被忽略,因为黑莓仍在坚持使用物理键盘、小显示屏和不够标准的应用。如果BlackBerry10不在上述特征作出改变,那么,RIM将会深陷困境。
3、雅虎
雅虎在努力维护互联网领域的地位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受微软的必应搜索影响,加上广告业务远远落后于谷歌,因此雅虎的搜索已是今非昔比。除非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Mayer)能够采取一些出奇制胜的措施,否则业界将很难看到雅虎会重现过去的雄风。
4、微软
微软仍能够创造大量的收入,但是其Office、Windows和Xbox360等产品却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今很难看到微软有什么办法来真正地吸引消费者。微软在平板电脑领域几乎毫无影响力,其智能手机平台尽管位列行业第三,但与前两位的Android和iOS等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实际上,从存在和影响力等角度来看,微软一直在苦苦追赶谷歌和其它公司。微软将在何时才能最终明白其需要在参与竞争的诸多市场上更加努力地吸引消费者,这将是该公司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5、思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思科已经陷入迷途,尽管其仍在努力吸引国内消费者。思科销售过用于电视和其它多种用途的摄像录像机及视频照相机等设备。如今,思科正在努力扭转困境,把注意力放在其核心网络和通信设备等业务。但是,这些措施能否足以帮助思科公司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上重获领先地位,还需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DeepSeek开源和开放的特点引发了广泛关注。截至2月3日,DeepSeekV3的Github仓库的Star数已达到69.3k、Fork数已达到10.5k,且其热度还在持续走高,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开源技术已然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电力开源技术生态体系建
前十名企业的总价值占全榜单的34%,高达19万亿元,比上一年前十名的总价值上涨了近5万亿元。前十名企业当中,宁德时代凭借11,700亿元的价值位列第5位,比亚迪凭借7930亿元价值位列第9位。2月25日,胡润百富发布《2024胡润中国500强》,列出了中国500强非国有企业,按照企业价值进行排名。(上市公司市
似乎是各储能企业达成“不出海便出局”的默契,7月份以来,中国多家储能企业密集出海,投资建设包括电池材料、储能等一系列项目。其中包括,欣旺达、亿纬锂能、珠海冠宇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官宣海外投资建厂以外,还有阳光电源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7月5日晚间,亿纬锂能公告,全资孙公司亿纬锂能马来西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湖南省商务厅根据《湖南省对外投资合作重点培育项目认定办法》(湘商外经〔2023〕4号)文件要求,经企业(单位)自愿申报,市州商务主管部门推荐,会计师事务所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省商务厅组织专家评审认定,结果如下:拟认定“湖南爱非利加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设立爱非利加农业(坦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24年东盟储能市场规模预计为33.2亿美元,并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46.1亿美元。这一巨大的增长潜力为电池制造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众多电池企业开始积极拓展其在东盟市场的业务布局。近日,欣旺达、珠海冠宇、亿纬锂能纷纷发布公告,将在海外投资建设锂电池工厂,地点分别位于
国内电池市场内卷愈演愈烈,出海成为众多电池企业一致选择的破卷之道。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在内的多家电池厂商,已经开启或者披露海外布局规划,国内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数量已超过20个,产能规划已经超500GWh。海外市场需求强劲。海关数据显示,锂电池已经成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达克罗及喷涂生产线废气治理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安徽思科环境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第一候选人,报价247万元。据悉本项目采用沸石转轮浓缩+蓄热燃烧氧化分解工艺。
首届“上海气候周”在4月22日拉开帷幕,气候周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旨在促进全社会多层次参与中国“双碳”目标承诺,向世界讲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中国故事,传递绿色转型的亚洲声音,加大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引领。气候周期间,全球绿色科技巨头
4月17日,广州供电局2024至2026年通信物资单一来源框架项目(保底网传输设备-华为、传输网设备-中兴、通信设备板卡-思科、语音交换机板卡-广哈等)单一来源公示(采购编号:CG2700062001709241)
广州供电局2024至2026年通信物资单一来源框架项目(保底网传输设备-华为、传输网设备-中兴、通信设备板卡-思科、语音交换机板卡-广哈等)单一来源采购公示(采购编号:CG270006200170924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拟对广州供电局2024至2026年通信物资单一来源框架项目(保底网传输设备-华为、
4月10日,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2024至2026年通信物资单一来源框架项目单一来源公示。(采购编号:CG2700062001709241)其中包含保底网传输设备配件-华为、传输网设备配件-烽火、传输网设备配件-华为、传输网设备配件-中兴、通信设备配件-华为、通信设备配件-思科、语音交换机配件-广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小漠工业园举办。发布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并对比亚迪在储能电池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新能源技术上的创新做了陈述。大家好,我是比亚迪王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7日,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碳纳米管业务的天奈科技公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所任职务,并于近日办理完成离职手续。天奈科技称,蔡韦政先生离职后,公司将聘请其担任研发顾问,在研发过程中提供顾问服务;蔡宗岩先生离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截至目前,蔡韦政先生、蔡宗岩先
2022年8月,完成A轮融资,获得数千万元资金支持;2023年2月,再获亿元B轮融资;……短短半年,火速获得正赛联资本、协鑫再石资本、瑞氏泰来等产业和财务投资机构的一众青睐,微型逆变器“新星”恩易浦(NEP)快速崛起。但市场新锐,并不代表行业新生,在即将爆发的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恩易浦早已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19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2年湖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名单的公示的通知。项目详情如下:关于2022年湖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名单的公示根据《省经信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湖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据外媒报道,杜邦电子与工业公司(DuPontElectronicsIndustrial)、德国施泰纳薄膜公司(Steinerfilm)与Polaris电池实验室(PolarisBatteryLabs)正在合作生产一种电池,其能量密度比采用传统材料生产的同类电池高26%,但铜和铝的用量却少80%。能量密度提高可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让电动飞机的实
常言:三类企业做产品,二类企业做品牌,一类企业做标准。这是横向看,它代表着相同时期不同企业的发展水平。如果把它纵向来看,它也可以代表相同产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一个新兴产业,从草莽到成熟,一定要经过做产品、做品牌、做标准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光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经过20年的做产品,现
特斯拉如今的局面一片大好,马斯克的SpaceX也消息不断。(来源:微信公众号“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作者:未来汽车日报)不久前,SpaceX公司首席运营官格温·肖特维尔(GwynneShotwell)在迈阿密的一次私人会议上透露,公司互联网项目星链(“Starlink”)可能将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并上市。CNN分析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说过: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这句话,可能是对世界锂电池发展史最高度的概括。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日本索尼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公司就开始大规模使用锂电池。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来自日本的AkiraYoshino(吉野彰),就是公认的锂
导读:在中国锂电最早产业化的历史坐标轴上,有人说宝龙是中国锂电的“黄埔军校”,也有人说是ATL,是BAK……(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ID:zgcbcu作者:龙阙)时间进行到2019年,就锂电池行业而言,在规模、成本,以及市场方面,中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尤其是自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
导读:动力电池企业的破产,与企业的大小无关。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市场方向,坚持技术革新才是正道。(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ID:zgcbcu作者:龙阙)诺基亚是笔者深爱的手机品牌,尽管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但笔者一直爱着它,在笔者为数不多的收藏品里,就有一部诺基亚手机。「我们并没有做错什
据外媒报道,华盛顿初创公司XNRGI计划推出“多孔”硅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制造成本低,使用起来也更安全。XNRGI用来制造电池的硅晶片,类似于半导体公司生产芯片所用的硅片。他们在硅晶片上蚀刻非常密集的20*20微米蜂窝状图案,并涂覆锂和其他金属,形成“微型电池”的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强化电网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简称“行政令”),试图以制度性变革应对美国电力系统深层次危机。然而,这份用于加固“电网安全防火墙”的政策文件,却暴露出了明显的“头痛医头”思维——为应对由数据中心扩张和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其所采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财富杂志(Fortune)网站发表署名RaghuMadabushi的文章,AIenergydemandmeansinnovationmustcrackleinanunlikelyplace:Electricutilities(人工智能能源需求意味着创新必须在想象之外的地方爆发:电力公司)。(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电力公用事业长期以来一直对拥抱创新持保守态度。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储能科学作为一门信息密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迫切需要新研究方法以应对其日益复杂的难题与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信息收集与整合、图片与视频生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应用也在逐渐延伸至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提升科
“水资源正效益(WaterPositive)”是指企业、组织或项目向社区和自然环境返还的水资源量超过其自身运营所消耗的水量。以下是关于“水资源正效益”的一些信息:意义-应对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实现水资源正效益有助于增加水资源供应,缓解水资源紧张局
福布斯网站发表署名WesleyAlexanderHill(何伟龙)的文章,题目是:China’sDeepSeekAIReshapesGlobalEnergy(中国DeepSeekAI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DeepSeek是中国科技出口的最新成果,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无论其对人工智能的最终影响如何。中国的新兴企
《科学美国人》发表署名MichaelRiordan的文章,题目是:AI’sEnergyDemandsThreatenaNuclearWasteNightmare(AI的能源需求可能引发核废料噩梦)。(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核工业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如今却希望在两个最大的失败地点——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和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基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网站发表署名JamesODonnell的文章,题目是:DeepSeekmightnotbesuchgoodnewsforenergyafterall(DeepSeek对能源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在名为DeepSeek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的一周内,各种说
1.AI发展推动电力消耗翻倍增长人工智能(AI)是一种具有高度颠覆性的通用技术,随着AI的发展,全球算力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我们正处于电力需求激增的初期阶段。参考互联网的发展,现阶段AI发展和1995年的互联网、1980年的个人电脑以及1900年的电力发展轨迹类似。用于训练AI模型
CNBC网站发表文章《为什么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都在大力投资核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在推动能源需求和产量达到新的高度。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电力使用量可能会上升75%,其中科技行业的人工智能雄心是这一增长的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