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思科迫于市场压力示好 国产品牌需抓住两大机会

2012-12-06 10:23来源:通信信息报关键词:思科中兴华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华为于1999年开始推出数据产品,思科公司从那时起即认识到华为所带来的压力。双方竞争态势最终引发2003年知识产权的诉讼,思科指控华为非法复制其代码,请求禁止华为出售侵权产品,但此次争斗以思科撤诉结束。这次与国外巨头的过招加深了华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2005年华为提交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249件,一举超越思科。与巨头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华为自此之后的海外市场拓展不断加速。

有媒体报道指出,华为近年始终坚持开放创新之路,而思科缺乏创新导致原地踏步,采取诉讼等措施打压华为,逐步走向封闭。其实思科等企业越是不靠产品与市场打压中国企业,中国企业越会在市场竞争中强大。这次通过国会打压华为中兴,也挡不住后者前进的脚步,甚至会影响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跳出低端仍需提升品牌力量

受制于通信业发展周期影响,当前全球通信业巨头财报业绩不佳,陷入利润下滑、增速放缓的境地而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思科近年展开大规模裁员行动,企图瘦身以度过通信业寒冬。但思科的转型升级之路压力重重,向消费市场进军的计划接连受挫。

反过来看,中兴、华为挖掘智能手机市场,黑马姿态十分亮眼。根据TrendForce旗下集邦咨询公司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华为、中兴出货量分别为850万台、750万台,出货量正在逼近千万台的量级,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持续缩小。另外,在4G建设方面,中兴、华为夺标LTE合同的捷报频传,目前两者已经获得全球四成以上的LTE实验网合同。

何庆军指出,中兴和华为在4G市场、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不仅要体现在技术能力上,更多的要在品牌能力上展现出国际化的能力,这对中兴和华为都是一个挑战。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成熟度、完整度上看,中国制造在世界通讯产品领域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技术环境全球化的今天,国产品牌逐步减少跟国际品牌的差距,并走出低价位区,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以往中兴华为更多地依靠运营商政策和渠道,在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方面存在巨大障碍,期待他们在产品个性化体验和品牌能力上,能让全球看到中国企业的风采,感受到中国品牌的力量。因此,中兴、华为现在要做的其实是产品设计、营销推广能力上的继续提升,把中国通信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展示给更多人,也包括美国政府和民众。”何庆军如是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