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农村电网改造后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2-12-07 10:35来源:河南省尉氏县供电局作者:高二云关键词:尉氏县供电局电气化新农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前磨豆腐都是用人推或用牲口拉,一天也就是磨个30来斤,还要累得腰酸腿痛。只从村里实现电气化之后,俺盖起了新厂房,购买了3套新式的电动磨浆机,一个多钟头就可以出700多斤豆腐哩,现在一天的收入跟过去一个多月差不多……”。12月3日,尉氏县洧川镇花桥刘村豆腐生产专业户刘军献说起电气化,面带微笑地对笔者说。

这天上午,笔者慕名前往距该镇政府驻地约1.5公里的花桥刘村采访。

朝着该村的中心大街方向放眼望去,只见一排排笔直的电线杆挺立在刚修好的柏油路一侧,架空绝缘线整整齐齐,下户线集装表箱依次排列,改造后的农村电网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刘军献的豆腐生产厂。

在这个豆腐生产厂大门上方,一个十分醒目的银色牌子上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洧川豆腐制作技艺”的文字赫然醒目;生产厂房里的磨浆机、自动上料机、供水器、冷藏库、真正空包装机等一应俱全……

身着白色工作衣、正在用手开电闸的刘军献,见我们来到,便赶忙停下亲切地打着招呼:“欢迎您来俺这儿参观、指导,请坐……”

“咱家从事磨豆腐这一行大概有多少个年头啦?”笔者问

“算起来到俺孩子这一代都算是第四代了,你过来看看院子里那用过几十年的石磨……”笔者顺着刘军献指点,走过去看着那两盘“退役”下来磨得光溜溜的红色石头磨,可以断定,这两盘石磨留有他家几代人太多的辛劳和汗水。

看着石磨上那斑驳的道道石纹,刘军献感慨万千:“俺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他们推石磨磨豆腐,全家人只能用豆腐渣来填饱肚子,后来还经历过多年用毛驴拉磨磨豆浆的日子。正是这几年村里改造了供电线路,增添了三台供电变压器,全村实现了电气化,才算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小打小闹的磨豆腐法儿。”

“你看,俺家这豆腐作坊从过去的七八平方米的小茅屋,到投资15万元扩展成为现在240多平米的大操作间,又购买这三套的豆腐生产设备,家里还建起这两层小楼,还有新买这电能热水器、空调、冰箱、彩电、电脑,嘻嘻……”刘军献说起电气化的事儿,笑得合不拢嘴。

此刻,只见军献的妻子将浸泡过的大豆从直径一米大的大水缸中倒入硕大的铝制容器里,刘军献推开电动上料机,嗡嗡的电动机声和着流水声,自动上料机将黄豆从铝制容器徐徐送至磨浆机,白花花的豆浆便倾泻而出……。

“往后,你对这豆腐产业还有些啥新打算?”闲叙中,笔者问起刘军献的以后的致富思路来。

“现在每天仅往郑州、开封就送去400来斤还不够,还有现在这电力这么充足,电工们的服务态度又这么好,我打算再买两台打浆机,扩大一下生产。还计划为村里培养出几个新的磨豆腐徒弟,想法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双手富起来,把豆腐这个小产业做大做强……”刘军献满怀信心说。

话间,在一旁的该村支部书记刘治林接过了话茬:“这几年俺村依靠电气化发展各类小企业30多家,增加家用电器2000多台件,农业稳产高产,全村用电量比前几年提高10几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电的作用……”。

已接近中午时分,刘军献又从冷库里搬出二十几个新鲜豆腐,麻利地装上自家的专用小汽车,突突地开出了生产场院……

作者: 高二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尉氏县供电局查看更多>电气化查看更多>新农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