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电力体制改革久久不“改”的背后

2012-12-12 11:02来源:中国能源报 傅玥雯关键词:电力法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笔者的采访当中,多位电力行业人士对记者称,《电力法》是一个“小法律”。自然,相对于宪法、民法、刑法等密切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法律”而言,《电力法》这样的行业法律的确显得较为“位卑言轻”。甚至有业内人士向笔者表示,一个行业的发展有时候取决于行业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人物,而关键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份量,此猜想也显得十分微妙。

笔者同样从《能源法》起草部门了解到,《能源法》送审稿早已于2008年就报送至国务院法制办,得到的回复却是,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体制改革没有理顺,《能源法》难以定调。

每年两会,都有不少代表委员上呈关于修改《电力法》、尽快制定《能源法》的提案建议,当然最终也和那些石沉大海的提案建议一样,因为“未到火候”而成为“失语”的呼吁。的确,《电力法》看似只是能源行业中很小的一部分,相较于可以让政府部门引以为豪的规模级项目、政绩工程、漂亮的经济数据,实在是没有那么“响亮”。此外,法律的制定和决策也是个伤透脑筋的活儿,如何编写体例、选取内容、把握广度和深度,也需反复斟酌。众多复杂的现实情况和利益主体牵制着立法者,说到底,还是要平衡各方利益,这在我国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难于上青天。

《电力法》出台至今十几年,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改10年期间,国务院先后制定《电力监管条例》和《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简称《电力安全条例》)等电力行政法规,《供电监管办法》、《输配电成本监管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力监管制度,然而这些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未能写入《电力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不得不说是电力法制发展的遗憾。

此外,《电力法》在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等诸多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2002年国务院出台《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至今十年,这十年期间形成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资委等部门机构分头共管电力的格局;与此同时,十年间厂网分开和主辅分离的电改目标刚告一段落,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难以继续推进,没有强有力的法制保障,电力市场化改革道路更显艰难。而《能源法》的缺失,也使我国电力、煤炭、石油等行业的行政体系、监管体制和和法制化管理难以有法可依。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高效清洁发展煤电,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节能提效,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也指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积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等。很显然,电力行业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关新闻:电改方向不明成《电力法》修订障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法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