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中国煤层气千亿扩张:山西沁水瓦斯争夺战

2012-12-21 13:55来源:《能源》 王晓夏关键词:煤层气瓦斯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反思煤层气乱象

油企与煤企的壁垒心结,折射出更深层的央地利益分配困境。开放市场和规范立法,依然是护佑中国瓦斯产业的不二坦途。

煤层气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在两种企业面前,回答却是泾渭分明。

在非煤企业看来,煤层气首先是一种非传统天然气资源、一种储量庞大的清洁能源产品,然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其更愿意强调其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煤炭企业看来,煤层气首先是一种安全威胁,然后才是其他,甚至愿意忽略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这种逻辑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公共责任。

尽管,双方有着不同的利益点,但这两点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在高瓦斯煤炭区块,提前抽采煤层气,将有效降低煤炭的开采成本,同时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所以只要抽采煤层气越多,瓦斯对煤矿威胁也就越小。

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对于煤层气抽采企业意味着商业价值,而对煤炭企业而言获得了安全。尽管双方原本应该是互利互惠的无害关系,如今却严重分野,矛盾重重。造成这一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规则的缺失,而这恰恰体现在构筑市场规则的各种法律和政令的缺失之上。

民企准入障碍

煤层气如同页岩气一样属于非传统天然气,而两者在美国发展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归因于良好和稳定的市场秩序,而且在于是否能激发其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创新。

此前煤层气大门一直对民企紧闭大门,这导致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实力,而且拥有雄厚资本的民营企业,需要远渡重洋在境外注册,然后以外资身份和控制对外合作专营权的国企进行产品分成合作,获取煤层气区块。“二等公民”的尴尬始终是民企之殇。

尽管,煤层气“十二五”规划开始提出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入煤层气领域,而且时下,国家提出对任何性质企业不设限制,民企始终面临着一面被谈论已久的“玻璃墙”,而且这堵墙无处不在。

从上游资源来看,民企面临着和晋煤集团相同的困境,即优质煤层气区块已经被几家央企瓜分殆尽。目前进入煤层气领域,只能和央企进行合作,而此时央企的态度已成为“准入证”。

在具体的运营层面,民企弱小的资本规模不仅要面临煤层气抽采前期巨大投资的金融风险,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民企在作业过程中与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协调也是棘手问题,煤层气开发过程漫长,与煤矿开发容易冲突,在央企尚且无法保证自身煤层气区块的情况下,民企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即便民企闯过千难万险顺利投产,也会在下游管线运输和市场准入等方面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据某煤层气央企人士透露,企业在兑现国家对每立方米煤层气2毛钱的销售补贴时,也经常面临拖欠。在这种情况下,民企是否能够按国家法规获得正常补贴依然是一个悬案。

正是这些种种或明或暗的玻璃墙,将民企阻挡在煤层气以及其他基础性产业的大门之外,而规模较小,更具创新力的民企或许正是煤层气产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