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文思海辉:刮骨疗伤 药力过猛后遗症重重

2012-12-24 11:59来源:CWW关键词:文思海辉合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与愿违

无论如何,文思海辉既已合并,我们仍然祝福他们能博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但合并后的文思海辉是否真的能够达到1+1>2的效果呢?

“文思与海辉不同,陈淑宁的做派带有浓重的儒家文化,不争不抢。在文思海辉合并后,我们收到一封陈总的邮件,信中提到了八字方针,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让我们要‘谦让’。”一位在文思工作多年的员工无奈地说。

而相比之下,海辉的CEO则是来自新加坡的洋派十足的外企管理者卢哲群,在加入海辉之前,卢哲群曾任中国惠普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惠普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技术服务、集成、外包和咨询等工作。“工作中,海辉则更像外企员工,工作上拼抢积极,在分工上还不太明朗的合并企业内部,能够快速占领有利地形。”海辉内部员工说。

“尽管文思海辉的董事会中来自双方的成员将各占50%,但管理架构整合失败的风险和执行力下降的可能性都不小。”招商证券的分析指出。

“近几年的外包产业,特别是在欧美市场,人数就是门槛,没有人数优势,几乎不可能拿到上亿级的大项目,我希望文思、海辉合并以后,也有这个竞争力。”11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合并说明会上,陈淑宁对外宣称,合并要的就是规模。“文思海辉要么一直做低端编码的工作,任凭市场竞争的大浪冲击,最后很可能被淘汰;要么重拳出击,寻求转型、拓展服务类型、强化核心竞争力,很显然我们选择了后者。”

“2.4万人在国内与中软国际、博彥、软通动力尚可一较长短,但是在国际市场,与Infosys、Tata等员工数达到10万级规模的企业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汤彤妹认为。

对此,亚信联创前COO黄锡伟也曾表示质疑:“像文思、海辉这样以人力成本价格优势赚取差价的外包企业,合并之后产生的规模效应将不会很明显。”

“不管是虚拟语言还是JAVA、C++,外包公司为企业研发的软件最终服务于企业流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包企业就对行业内的业务本身有了了解与把握,而且不是两个以技术起家的公司通过合并所能够达到的。”原IDC大中华区总裁、云华时代创始人郭昕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几乎所有外包企业都可以为保险、航空、海运等行业写出应用程序,但是程序员甚至是接包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海运集成订单管理、汽车制造、银行后台结算等行业业务流程却知之甚少。

“用代码进入一个行业,然后再转战另外一个行业,在几年前还可能行得通,但在行业化整体解决方案受热棒的当下,再靠代码生存,只能收取微薄的利润。而与之相比,最开始就从业务流程切入做外包服务,然后通过合并或并购来增强行业竞争实力的国外企业,明显具备产业价值链服务优势。”郭昕说。

“二八理念在印度很流行,让80%的员工聚集在20%的企业,打造规模效应,对产业大的环境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这次合并,业内很多企业都在等着看笑话。”文思的一位内部员工说。

虽然,现在对文思海辉的未来发展下消极定论还过早。毕竟,不管是业内分析师还是作为CEO的卢哲群都表示,需要一两年左右的文化融合与业务整合时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