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技术正文

十二五后 我国水电技术将成世界第一

2013-01-04 14:55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水电站水电开发水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二五”水电科技规划指向世界制高点

世界级难题,需要世界级的智慧来解决。这一重任,责无旁贷落在中国水电人的肩上。记者在采访中,水电专家普遍认为,要科学合理解决上述四类挑战和课题,促进水电可持续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掰着手指向记者列举了水电科技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要根据能源规划,结合水电工程具体开发条件,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建立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安全体系,切实保障工程安全;要以工程建设带动装备制造自主创新,促进水电产业整体、有序、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要通过水电开发促进移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工程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由此,《规划》给出的水电科技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未来能源发展形势,以水电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水电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通过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水电科技创新体系,开展水电战略性科技攻关与推广应用,为开发建设和谐水电,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张博庭认为,这个规划说得比较全面了。

《规划》还列明了五项水电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其一,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电工程防洪安全、抗震安全及结构安全标准体系,特别是要结合汶川地震震害分析,解决我国水电工程抗震安全的成套技术,切实保障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安全。

其二,针对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提出具有普适意义的科研成果,指导我国西南水电的有序、科学开发。

其三,针对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提出减缓负面影响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以及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技术;提出节能环保的水电施工技术,并形成技术标准。

其四,以工程建设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实现400兆瓦及以上抽水蓄能机组的关键技术国产化,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贯流机组,开展1000兆瓦混流水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发。

其五,提出流域梯级水电站多目标的运行调度理论、方法,研究科学合理的调度模型,开发具有普适意义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和梯级电站群优化调度系统。

《规划》还指出,“十二五”水电科技重点任务,一是构建国家水电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水电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立足自主创新,加大战略性科技攻关投入,通过重大技术研究、重大装备研发,解决水电资源“安全、高效”开发与利用的技术瓶颈,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科学处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发建设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

在张博庭看来,这些都是“进入新级别”的攻关。“汶川地震检验了已建高坝的抗震能力,但那都是200米高度以下的。

规划建设的200米以上高坝的防震安全问题,完全是世界级的难题。”“西南水电是高坝和复杂地基的世界级难题的叠加,还有难点。”……“这些都是中国水电工作者的光荣任务。”张博庭说,“‘十二五’后,中国水电技术将当之无愧世界第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