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技术正文

十二五后 我国水电技术将成世界第一

2013-01-04 14:55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水电站水电开发水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世界第一,水电科技发展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世界水电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我国水电科技将如何发展?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对包括水电科技在内的能源科技发展进行了周密规划。那么,“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电科技工作的方向和路线如何,有什么具体任务?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水电科技世界领先但仍存在难题

我国自1910年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开工兴建以来,水电发展经历了艰难而辉煌的百年征程。目前,已建在建30米以上的大坝近5200座,其中坝高100米以上的大坝140多座,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先后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世界最高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216.5米)、世界最高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233米),正在建设世界最高的锦屏一级混凝土拱坝(305米)和双江口心墙堆石坝(312米)。我国在水电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主要机电设备制造等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力发电成套技术,创造了世界水电工程史上的多项第一,包括超高坝筑坝、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高边坡综合治理以及大容量机组制造安装、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等水力发电成套技术。

目前,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水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水电科技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并且在高坝工程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引领着国际坝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水电科技国际先进并不意味着所有难题和挑战都获得解决。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平介绍:“我国水电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决定了水电开发面临挑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他介绍,我国水电建设任务重,建设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水电开发主要面临以下四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复杂区域地质条件下高坝工程防震抗震安全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及其向第二级台阶过渡边缘地带,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该区域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西南地区地震烈度高且地震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物理地质作用强烈,地质灾害活动频繁,工程安全,尤其是高坝防震抗震安全已成为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技术难题。我国正在规划设计或建设的一批200米级300米级高坝、上百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大都集中在大江大河的上中游。高海拔高原高寒地区建设这些大型水电工程,需要研究破解一系列复杂技术难题,诸如流域梯级水电站的洪水安全问题,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难题,高坝工程筑坝技术难题,高边坡及深覆盖层地基处理难题,高边墙大跨度地下工程的技术难题,大容量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难题,连续高效机械化施工技术等。

第三类问题是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如何协调水电开发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水水源保护区的关系,如何处理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水电开发与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仍有较多争议,主要问题是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标准,环境变化和环境影响的认识不一致。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应该采取措施尽量降低不利影响。未来水电建设中,要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

第四类问题是水电开发与水库移民安置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水电开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问题,我国人多地少,加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不高、耕地资源缺乏、移民安置容量有限,当地群众对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土地和林地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受宗教信仰影响,不同少数民族存在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部分少数民族信仰神山、圣水。随着水电开发向河流上游延伸,适宜安置的土地越来越少、移民安置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并成为影响到水电开发整体进程的主要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