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周展宏:华为是不是个庞氏骗局

2013-01-07 14:07来源:财富关键词:华为财报徐直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华为年报的数据,截止2008年,公司累计交纳的税款达525亿元,加上近三年的交的所得税,华为累计交纳的税高达603亿元。交纳如此高的税款也表明华为不太可能是个骗局。

近年,华为向员工发放的红利总额远高于从员工处募集的资金从《财经》杂志最近一篇关于华为股权融资的媒体报道中也可略知一二。据该报道,华为2011年募资规模达到创纪录的94亿元,我想同时指出,华为的那一年的给员工股东的分红可能高达247亿元。因为华为的财务报告显示,2010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7亿元,据华为轮值CEO徐直军的介绍,华为最近几年是将全部净利润都用作分红的,因此,2010年净利润可能在2011年全部分配给员工股东了。

《财经》的报道还指出最近7年,华为内部融资超过270亿元。虽然这听起来是个巨大的数字,但正如我上面的分析所显示的,公司近四年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是负的,因此其融资与一些铁公鸡般的上市公司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中国的上市公司将大部分的净利润都留存了,而华为则将之大部分都分给员工股东了。

“庞氏骗局”之所以能够通过借新债给老投资人发放红利,有一个原因是个别的投资人无法了解到整个骗局的情况。华为在其财务报告中对总股份仍然是语焉不详,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华为已经发布三年的财务报告,但透明度仍然显得不够。而我根据华为分红情况测算的总股数(假设近两年的净利润全部用于分红)与公司回购价测算的总股数(假设公司以上一年的净资产价回购股份)有比较大的出入——我倾向于后一方法可以较准确计算出公司的总股数。从华为公司近五年股东权益来看,2007年到2010年,一直在增长,而2011年股东权益比2010年有所下降——这通常表示有股东从公司撤资,华为的情况可解读为公司从股东手中回购的股份高于当年发行的股份。

根据华为的财务报告计算,其2007年至2011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为43.98%、21.18%、41.93%、40.47%、17.17%,如果它是以净资产作价向员工融资,同时又将所有的利润分给这些员工股东的话,那么员工在公司的股权投资的股息率就与公司整体的股东权益回报率相近。维持这么高的回报率,如果是一个庞氏骗局,公司需要每年大量融资,而前面提到《财经》报道说2011年94亿元的融资是创纪录的,这94亿元占当年股东权益约14%,事实上,这一年的华为的股东权益比上一年下降了32亿元,也就是说,整体上看,华为这一年并没有从员工募资,反而是一些员工股东从华为撤资了。

华为公布的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是一个相当粗略的报告,但是股东权益的变动还是有非常清楚的交待,这对于我们了解总体的筹资情况还是有帮助。但华为的股东权益一项并没有细分股东资金的来源,即究竟哪些是股东原始出资,哪些是公司留存的利润转的资本公积,我们无法从报告读到准确的数字。自2007年至2011年,华为的股东权益分别为366亿元、379亿元、527亿元、694亿元和662亿元。其中2009年和2010年两年有比较大幅的增加,如果假设公司每年以净资产作价按约15%扩股,那么这两年应当都留存了一些利润,其中2009年留存了约92亿元,2010年留存了约87亿元。对比那两年公司的净利润,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分红比例分别约为52%和65%。但是,上述假设与根据每股回购价计算出来总股数,再推算出的每股分红与华为实际的每股分红差异非常大(前者只是后者不到50%),同时与徐直军介绍的将全部利润都分掉不符。但将华为这两年扩股比例提高的空间也不是很大,比如2010年最高也就提高到18%,否则那年的融资额就会超过2011年的94亿元,而后者据《财经》的报道是创纪录的。对我来说,华为每年的股票回购数和扩股数仍然是本糊涂账,在推算过程中我或许错过什么关键项目,不管如何,我确实没有精力去猜测华为每年总股数的变化了,因此就让它糊涂下去吧,等哪天华为对外公布的时候再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