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华门”混战过后的思考:商战没那么单纯

2013-01-11 10:52来源:国际融资关键词:华为中兴电信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利益集团排斥中国企业分食其市场份额

美国大企业和政界的联系复杂而密切,许多大企业都通过对政客的竞选活动予以资助等方式获取政客的潜在支持,当然也有利于其借用政治手段排挤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外国公司。长期以来,思科与美国政、军界关系密切,在政治游说方面投入颇巨、经验丰富。同时据媒体报道,美国会有73名议员持有思科的股票,这无疑强化了思科在国会的影响力。

华为中兴通讯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壮大,势必将对思科等美国本土企业产生压力。华为已推出的H3C高端路由器等产品,瞄准了思科的核心业务领域。2007年以来,华为已经对思科在路由器市场的传统霸权构成了潜在威胁。2011年,华为正式成立了三大业务BG(BusinessGroup),除传统的电信设备领域外,华为也将其业务扩展到了企业网和终端。尽管华为尚不能动摇思科的根基,但其不断的发展壮大给思科增加了竞争压力。目前的思科公司经济绩效不佳,其利润大幅下降、市值萎缩、大幅裁员,保住美国本土的市场成为思科的生存底线。虽然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市场占据份额有限,但思科是绝对不会坐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顺利在本土市场生根开花。而一旦华为和中兴被挡在美国市场大门外,最大的获益者自然是双方的竞争对手思科。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思科是本次美国国会出台对华为和中兴不利报告的幕后推手和最大受益者。

中美之间的制度差异和竞争关系,导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

在中国国力快速增强的过程中,美国维护自身传统霸权的压力与日俱增。对中国威胁的警惕导致美国政府不断在经贸领域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西方大国并不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且中国的政企关系确实要比西方国家的政企关系更为密切,美国政府正好以此为借口,声称这些企业的技术和业务资源会被中国政府用以攻击美国,并以此来制裁相关的中国企业。10月份发布的美国国会众议院的报告并未对华为和中兴的“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指责给出确凿证据,只是泛泛而论这两家公司的“所有制结构不够透明”,中国政府和军方与这些公司有生意往来,公司有中共党组织,华为属于非上市公司等因素,还语焉不详地提及两家公司没有配合其调查,但这些理由都成了美国对两家公司“定罪”的理由。

此外,“电子战”的威力也成为美国政客发挥想象力、打击华为的有力借口。美国政客们认为中国制造的电信设施会成为瘫痪美国网络的武器,如果美国政府允许华为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和威瑞森电信(Verizon)等运营商建设电信网络,华为可能会在软硬件中留下后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称,设备中植入的恶意软件或硬件可以使中国在战时关闭或将美国国家安全体系降级,并可能攻击美国电网或金融网络。其实这个理由极为牵强,禁止中国公司进入美国电信市场无法解决中国电信产品用于美国电信设施的问题,因为阿尔卡特-朗讯在中国与上海贝尔[微博]建有合资企业;阿尔卡特-朗讯和思科已将部分零部件外包到中国大陆;爱立信及其他厂商使用的许多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美国所有的大型网络设备公司都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如果按照美国政府的逻辑,以国家安全为由禁用中国产品建设其网络系统,在现实的商业运作中根本行不通。

大选年的政治造势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成为长盛不衰的政治话题,尤其在大选年,关于中国威胁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此间,美国的政客们更乐于扮演国家利益保护者的角色,频频打出“中国牌”,向中国“示硬”,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过去十多年来,华为与中兴已多次因这一原因被排斥于美国市场之外。就在今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曾宣布对来自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生产的无线电子设备发起大规模的“337调查”(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发起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以确定这些企业是否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华为和中兴即在被调查之列。由于目前共和党是美国国会众议院的多数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又是共和党的议员,在总统选战白热化之际大打中国牌是共和党为竞选构筑优势的惯用伎俩,因此,华为、中兴在这一阶段遭到美国众议院的打压,就不足为奇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