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中华门”混战过后的思考:商战没那么单纯

2013-01-11 10:52来源:国际融资关键词:华为中兴电信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何克服中国高新企业在美遭遇的障碍

基于华为中兴遇挫事件所体现的种种原因及其影响,中国企业的自身建设、与美国政经社会各界的沟通,以及中国政府的适时支持,对于克服在美发展障碍必不可少。

中国企业的自身建设不可忽视

虽然美国政府对华为、中兴的指责缺乏逻辑、非常牵强,背后的狭隘企图昭然若揭,但其中也提示了这些公司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是透明度问题,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大型的国营公司以及有强大政府背景的私营企业,确实会遭到猜忌与政治封杀的可能性。华为是独立的民营公司,但长期以来,华为很少透露其国内及国外业务信息,拒绝公布详细的股东结构,只大而化之地声称股份完全由职员持有。当遭遇类似“国家安全”制裁时,华为缺乏评级机构等给出的具有公信力的证明。如果想尽可能消除外国政府对中国企业“与政府有关系”的暧昧指控,中国企业必须做到尽可能透明。其次,要防止外国政府的政治干扰,中国企业需让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管理结构多元化,加强与东道国公司的合作,促进互利双赢,藉此克服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非商业性风险。再次,企业在国际化宣传上应淡化自己的强势公众形象。最后,由于业内对华为等企业涉嫌侵权、抄袭行为的传言时有提及,因此,华为等企业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在知识产权方面授人以柄。

加大企业在美国的政治公关力度,提升公关技巧

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进军美国市场,分食思科等国际竞争者的利益,必然受到反制。因此,如何防范竞争对手的政治游说对己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拓展自身的公关活动便成了规避政治风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美国,企业可以通过政治行动委员会利用捐款和多种途径对美国政治施加影响,使自己成为美国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根据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opensecrets.org)统计,思科从1998年就开始游说国会,15年来累计投入高达1572万美元。同时,思科通过其政治行动委员会向美国总统选举捐助了约104万美元。2012年,思科的政治行动委员会给两党的捐助资金为22.75万美元。华为、中兴从2005年起也陆续投入经费用于游说美国国会。据美国国会游说登记资料显示,华为从2006年至2012年在游说上的费用总计255万美元,其中2012年占到总量的近一半,达127.5万美元;中兴则从2005年至今花费59.2万美元游说费用,但两家公司的游说投入较之思科的投入仍相形见绌。

游说资金投入的规模不容忽视,但对游说法则和技巧的掌握则更为重要。美国游说公司与美国本土大企业长期合作,其体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虽然华为等聘请了一些美国前政界人士参与游说活动,但其影响尚难与美国大企业匹敌。同时,中国公司对美国政府游说法则尚不能够运用纯熟,对特定议员的赞助及沟通的方式仍需优化。中国企业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具体官员的沟通,特别是在涉及并购等问题时,这样会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占得先机。

基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及社会形态,其国内利益呈多元化格局。中国企业在美发展需要积极协调与非政府组织、媒体的关系,需要加强与运营商的协作,深化与当地民众(消费者)的沟通。当中国国有企业参与大型并购项目时,由于有国有资本的存在,美国政府和民众很容易误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或与中国政府有关的行为,进而使他们感到安全存在问题。届时需要通过媒体让美国政府和公众明白,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军事、政治没有任何联系。对于美国的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华为、中兴等企业应该强调自身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媒体,强调此类对美国社会的贡献。但目前,中国企业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沟通和公关力度极为有限,这些媒体很少能发出中国企业的声音。基于这种现实,中国公司要想将游说活动的投入形成现实的支持,尚需时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