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华门”混战过后的思考:商战没那么单纯

2013-01-11 10:52来源:国际融资关键词:华为中兴电信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企业与政府需以法律和外交等手段维权

美国国会发表的报告以及建议并不具备国际法根据,与WTO“安全例外”条款完全背道而驰,是对该条款的滥用。美国国会报告调查认为,华为中兴两家公司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并藉此得出两家公司在美投资与贸易行为将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结论,建议对这两家公司的投资与贸易采取限制措施。可是,根据WTO协定“安全例外”条款的规定,“与政府关系密切”这一理由本身就不在GATT1994第21条“安全例外”规定的法定情形之列,援引该条例外限制中国企业投资、贸易的行为根本就没有WTO规则依据。鉴于美国国会上述报告缺乏国际法依据,中国企业和政府需要在否认报告的不当指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采取法律等手段,据理力争,维护自身的权益。考虑到近期美、欧等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企业投资、贸易现象已成普遍态势,中国政府应下决心运用国际法规则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手段遏制这一态势的进一步蔓延,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缓解华为、中兴在美面临的非难,中国政府的外交等支持必不可少。当前中美经济关系盘根错节、相互依赖,中国对美国企业的投资并未设置严格的障碍。如思科等美国电信企业在中国享有巨大的利益,其设备已广泛进入中国的金融、能源、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市场。尽管思科的产品漏洞及安全事件并不鲜见,但中国政府并未以此为由打压思科。华为、中兴在美遭遇打压后,若中国以牙还牙制裁思科等美国企业,则会在惩罚了思科之后,使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美国市场多年的经营效果归零,其结果是两败俱伤,而通过两国多层次的对话解决经济关系中的分歧与纠纷才是理性的选择。这就需要中国政府在与美国进行贸易、金融与投资等方面议题的会谈时,提出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准入和非歧视等问题。这种做法只是履行政府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义务,并非对市场或企业的干预,不应成为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操纵”企业的口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指控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中兴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之时,欧盟委员会则决定暂缓对华为、中兴的调查,以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欧盟也担心其在华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可见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后盾作用还是极为重要的。

近期华为、中兴在美受挫事件,只是两家企业在美经受前所未有的大考验、大挑战的开端,随着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华为、中兴两家公司第二轮调查的启动,关于两家企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风波将会继续发酵。尽管目前事态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但回溯华为、中兴成长历程和蓬勃气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两家企业能够不断提升技术制高点、改善企业形象、加强与美国多重政治与社会力量的沟通与协作、辅以法律维权和政府外交的支持,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的大格局下,两家企业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拨云见日,为企业国际化之路夯实基础并再上台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