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德国媒体:日本退出核能尚需时间

2013-03-11 13:48来源:中化新网关键词:核事故核能核泄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311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灾难事故爆发两年后,该国仍未退出核能。德国媒体发表文章认为,对退核抱有期待是不现实的。

文章写到,谁能理解日本人?难道他们没有从损失惨重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吸取任何教训吗?两年后的今天,许多德国人在谈及这一问题时都会摇摇头。尽管面对近几十年来福岛及周边大部分地区都无法居住的后果,尽管福岛核电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TEPCO)已被国有化,核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得不由日本民众来承担,但对于政治家和能源说客来说,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已经得到澄清:核泄漏并非是技术问题,而是人为因素。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因违规操作,在应对事故时作出了错误判断,而技术运行则是无可指责的。

支持核能的人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人们从错误中学习,并能遵守规定,那么核能是可以掌控的。同样,日本领导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核能问题上,该国新政府并没有果断地进行能源转型,而是继续坚持使用核能,甚至他们已在计划建造新的核电站。谁能理解日本人的做法!

文章说,这一切并没那么简单。热衷科技的日本人已经在福岛的灾难中"上了一课",而且教训十分惨重。他们必须客观冷静的认识到,经济上陷入困境的日本根本无法负担退核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日本希望同活力十足的中国并驾齐驱的话。作为日本的竞争对手--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邻国或竞争对手一样,坚定不移的发展核能。

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该国长期依靠巨大的能源进口花费将过于庞大,如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购买美国的天然气,从中东和东南亚购买石油。此外,新的超级大国--中国还能轻而易举的切断对日本来说极为重要的贸易路线。过去几个月,中日双边贸易纠纷就是这一合理担忧的体现。日本现在坚持核能不是对科学进步的盲目崇拜,而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文章表示,而德国的情况就相对轻松。如果德国有很高的电力需求,可以向其邻国法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的核电厂购买核电。但岛国日本哪怕连向邻国借的可能都没有,而且该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还将持续数年。蜿蜒崎岖的海岸线和定期席卷岛国的台风给日本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厂的建造带来很大困难。同时,日本还可以利用环太平洋活火山带的位置更好的发展地热。但最重要的是日本可以通过隔热和一些有意识的"绿色"环保行为大大减少该国的高能源消耗。但这一切仍不足以确保一个高科技国家为该国的大都会提供足够的能源供应。

福岛核灾难的另一个痛苦的认识是,一个单方面执行了几十年的核政策不会轻易被推翻。直到2040年左右,日本将完成一个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但前提是,人民必须果断要求执政者推行能源转型。很大的耐心是必要的,尽管很长时间以来日本民众已经对该国的政治家失去信任。但是与核辐射长期带来的危害相比,30年仍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高放射性钚元素的半衰期长达24000年,而日本政府却是一年换一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