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缩短的是心的距离--南方电网遵义供电局“村电共建”服务模式情暖黔北乡村

2013-03-14 15:16来源:贵州省遵义供电局作者:郑之轩关键词:遵义供电局村电共建用电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效服务 拉近村民心理距离

随着“村电共建”服务模式逐步成熟,遵义供电局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员培训、服务流程、服务行为、业务范畴、职责要求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将“村电共建”模式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并在遵义网区的13个县市按照“窗口建设一体化、工作标准一体化”的推进措施,进行全面推广,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现如今,我们农村人也能感受到‘快车’的待遇了。”尚礼村村民杜祥贵说,现在“村电共建”服务窗口距离自己家也就几百米,不光解决了交费问题,用电安全上有个什么事情,随时可以找他们解决。

在遵义县莲花村农田组,42岁的村民徐正洪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村电共建”服务窗口带来的便利。去年9月初,当他第一次到村里的服务点交电费时,顺便咨询了一下农田灌溉抽水办电的程序,没想到很快就有工作人员上门解决了所有问题。

“村电共建”的作用还在于它是一种服务的延展,这个平台拉近了村民与供电人的心理距离。“家里停电不着急,供电所里有‘亲戚’。”现今,在遵义县石板镇的很多农户家里,都有一张银行卡般大小的塑料卡片,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将之称为“连心卡”。卡上面印着石板供电所所长余立峰的名字、手机号码和24小时服务电话。余立峰说这张卡和这句话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村民能够感觉到,在距离不远的地方,有可以随时到来的供电人员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用电问题。

另外“村电共建”点建立后,遵义供电局还通过现有电脑、网络、中国邮政EPOS刷卡机等设备,一举解决了村民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网络费等缴费难的问题。与此同时,该局还根据目前农村青壮年出门打工,家中只有妇孺老人的情况,为‘空心家庭’提供用电服务和关怀。在很多“村电共建”点都安装了视频摄像头,申请了公用的QQ号,让“空巢老人”与远在他乡打工的儿女视频聊天,以解相思之苦。

拓展效应 更好服务城乡发展

“村电共建”服务窗口的优质便捷服务,让村民得到了实惠。而作为供电企业来说,通过缴费流程的闭环处理和利用邮政EPOS机收费方式,供电企业有效降低电费回收安全风险,月度电费回收率达到100%,相比以前还可提前2至4天足额回收。通过这个平台还密切与村民间的交流,缩短与村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另外对于政府,“村电共建”不仅让政府得到了企业的支持,还为村民办了实事好事,架起了政企、干群连心桥。

“村电共建”服务模式开展以来,得到中央创先办、国资委党委、南方电网公司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被贵州电网公司列为推广项目。

截止2013年2月统计,遵义供电局的“村电共建”服务窗口累计达到284个,直接服务38.46万户农村家庭。按每月为每户节约25元计算,每月可为村民节约各类费用约962万元。

目前,按照拓展“村电共建”服务模式效应的要求,遵义供电局开始在城市里建设“社区共建”服务点,并通过设立多个城市供电抢修点的“分区抢修”方式,切实保障城市供电的抢修及时、缴费方便及供电可靠等难点问题。为协调城乡电网的同步快速发展,在提供“村电共建”服务的基础上,遵义供电局将加快农网建设改造作为工作的另一重点。在2009年实现了遵义“户户通电”目标之后,从2010年开始,积极争取农网改造资金,先后累计计划投入28.8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为彻底解决农网“卡脖子”问题、改善农民生活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新农村注入了源源动力。据统计,遵义农村2012年售电量增长迅速,同比2008年增长了80%。

就售电量一项指标来看,遵义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给供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遵义售电量逐年稳步增长,2010年供售电量双双突破百亿大关,2012年售电量达147.25亿千瓦时,年平均增速高达12%,因此“村电共建”服务模式效应将对破解供电难点,超前预控,不断提升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路和引导。

作者: 郑之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村电共建查看更多>用电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