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新规划将促碳捕集利用技术发展

2013-03-27 09:59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苏南关键词:碳捕集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单纯低碳讲的话,目前比较针对性的还是咸水层封存。”朱前林向记者介绍说,技术方面,我国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如:中石油吉林油田的CO2工业分离与驱油项目、神华的鄂尔多斯煤制油CO2工业分离与陆上咸水层封存项目、中石化胜利油田的燃烧后CO2捕集与驱油项目,这些项目给我国CCUS技术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技术积累。

朱前林还表示,CCUS虽然是新问题,但其涉及的很多关键技术来源于石油、地质、化学、生物等领域,基础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新技术的发展。《规划》中明确的优先发展方向很多也正是我国目前CCUS面临的问题,当然很多也是世界面临的问题。

另外,CCUS技术在石油开采、煤层气开采、化工和生物利用等工程技术领域的运用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同差距。“目前都还处于初步阶段,面临一系列技术问题,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后才能实现规模化。”朱前林表示。

“以利用CO2开采石油方面为例,国外已有60年以上的研究与商业应用经验,技术接近成熟。我国利用CO2开采石油技术处于工业扩大试验阶段。与国外相比,主要技术差距在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配套、关键装备等方面。”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利用CO2开采煤层气方面,国外已开展多个现场试验,我国正在进行先导试验。

CCUS面临捕集能耗和成本过高问题

CO2捕集主要分为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以及富氧燃烧捕集三大类。

燃烧后捕集技术相对成熟,广泛应用的是化学吸收法。“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不大,已在燃煤电厂开展了10万吨级的工业示范。当前,制约该技术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是能耗和成本较高。”科技部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

与燃烧后捕集技术相比,燃烧前捕集在降低能耗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国外5万吨级中试装置已经运行,国内6-10万吨级中试系统试验已启动。“当前,该技术主要瓶颈是系统复杂,富氢燃气发电等关键技术还未成熟。”知情人士表示。

富氧燃烧技术国外已完成主要设备的开发,建成了20万吨级工业示范项目,正在实施100万吨级的工业示范;我国已建成万吨级的中试系统,正在实施10万吨级的工业级示范项目建设。新型规模制氧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是降低能耗的关键,也是现阶段该技术发展的瓶颈。

上述的三种CO2捕集都面临着捕集能耗和成本过高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捕集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二氧化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