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市场正文

风电“泰斗”韩俊良 怎样激流无助出局

2013-04-19 10:35来源:能源评论 特约记者 吕子鹏关键词:华锐风电韩俊良风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3月11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华锐风电董事会于2013年3月10日收到公司董事长韩俊良先生的书面辞职书,韩俊良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同时辞去除公司董事以外的兼任的公司及公司各子公司的其他职务。

消息一出,众人唏嘘,唏嘘曾经的风电枭雄黯然离去,唏嘘如此强势人物今日竟如此无奈。他一手带领华锐风电走向辉煌,又一手带领华锐风电在这两年迅速走向“衰落”。对于他离开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他管理和决策上的失误造成的。但人都会犯错误,相信不同人眼中有着不同的韩俊良,我们可以细数他创造的辉煌和犯的错误。告别韩俊良,但请别一味否定韩俊良。

那些年的疯狂

中国风电的跨越式发展始于2006年,那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从那年开始,也进入了业界所称的风电“大跃进”的发展时代。2006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1000兆瓦,达到1137.15兆瓦,在此后的三年,中国风电出现了翻番式的发展,2007~2009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303.65兆瓦、6246.43兆瓦和13803.21兆瓦。

注册成立于2006年年初的华锐风电在当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为75兆瓦,在随后三年,华锐风电的崛起同样也是“大跃进”式的,2007~2009年的新增风电装机量分别为679.5兆瓦、1402.5兆瓦和3495兆瓦。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以及之前,中国的主流风机是单机容量兆瓦级以下的750千瓦风机。华锐风电的介入一举改变了局面。早在2004年,华锐风电就引进了德国Fuhrlander(富尔兰德)公司的1.5兆瓦双馈风电机组的生产许可证,在2006年完成风电机组吊装前,已经做了大约两年的实验和改进,再通过韩俊良的公关能力,华锐风电1.5兆瓦机组迅速赢得了大量市场。中国由此进入大风机时代。

“韩俊良正是抓住了那时候中国风电的疯狂发展节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70%国产化率、税收优惠、全额并网的颁布等,一系列利好,助推了华锐风电的快速成长。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把华锐风电的迅速发展归因于韩俊良良好的政府公关能力和客户公关能力。”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一位风电行业分析师表示。

“华锐风电刚成立时就敢于在国外预定1500套轴承,敢于第一个引进1.5兆瓦风电机组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敢于培养大量的客服人员,在机组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达到现场;敢于在别的制造商不敢的情况下为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提供3兆瓦风电机组。韩俊良的冒险精神和对未来市场大胆的预测支撑了华锐风电的快速壮大,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冒险和敢为的基因。”接触过华锐风电高层的PFC能源咨询公司分析师陈竹表示。

2008年,华锐风电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2.5兆瓦,超越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2.5兆瓦,排名世界第三。韩俊良实现了“三三五一”战略的第一步,即三年内进入世界前三。

“搅局者”

华锐风电的进入,“搅乱”了整个风电市场,也改变了国内风电市场的竞争格局。

2008年6月,在甘肃酒泉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招标上,华锐风电报价每千瓦仅5800元,比金风科技低了大约500元。而华锐风电在这次招标中中标180万千瓦,而金风科技只有81万千瓦。

“这当时在业内引发了不少争议。这种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主,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彻底打破了当时的市场格局。国外的风电机组制造商由于国产化率的限制不能参与特许权投标,又由于不具有价格优势,很难和华锐风电等国内企业在普通投标中竞争。这意味着外企在中国市场已不再占据主流位置。而另一风电巨头金风科技由于未采取降价策略,以及技术路线转移等因素的限制,也损失掉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华锐风电全盛时期几乎一枝独秀。”中国风能协会的一位人士表示。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08年,金风科技国内新增装机的市场占有率为18.12%,是2006年至今所有年份中最低的。而当年华锐风电新增装机的市场占有率为22.45%。

“华锐风电在2008年超越金风科技,确实在金风科技内部引起了大震动,在高层里面也引起了讨论,有一些员工埋怨企业在政府公关方面做得力度不够。”上述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风电行业分析师表示。

“韩俊良带领华锐风电的崛起,也影响了整个国内风电市场。华锐风电引入兆瓦级的风电机组、在2008年率先降价等等策略,使得外资厂商面临着很大压力,维斯塔斯随后向中国市场投放了单机容量2兆瓦的风电机组,并且开始了一定程度的降价。”维斯塔斯市场部的一位人士表示,“但是他的做法太过激进,很难赢得好评。同时,步伐太快,也难保证机组质量在一个高水平上。”

“降价之后,华锐风电需要进一步压低部件的采购价格,这也塑造了华锐风电和韩俊良在部件供应商那边的强势风格。”荷兰能源咨询公司Ecofys的一位风电行业分析师表示,“华锐风电用降价抢占市场份额的方法,改变了竞争格局,也将二三线风机制造企业逼向绝路,这也为后来风电机组制造商之间的恶性低价竞争埋下了伏笔。”

管理之殇

说到韩俊良,“大连帮”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词语。韩俊良时代,华锐风电的大部分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都和大连重工(002204,股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韩俊良曾是大连重工旗下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院长、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升职的希望,你发现子部门的领导都来自于大连重工,而他们都拿着比你高很多倍的薪水。”一位华锐风电离职员工表示。

“这里不像一个企业,你感受不到文化,如果说有文化,那就是领导文化,据我所知我们是不能和韩总同乘一个电梯的。”一位入职三个月还未过试用期就离职的员工表示。

“流程运转起来太慢,一个小小的用章申请,都需要经过韩俊良的签字批准。如果韩俊良不在,很多时候只能干着急。”上述离职员工表示,“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却如此缺乏灵活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韩俊良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