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天然气繁荣为美之福 为中国制造业之祸?

2013-06-26 09:3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天然气天然气价格页岩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迈向全球制造业霸主的步伐减速了。中国官方宣称,中国4月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4.7%,而实际贸易流量数据显示,这个增长率可能被严重夸大。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洪流已经将很多人推入到中产阶级。他们想拥有更好的薪酬福利、更短的工作时间,也希望得到西方同龄人所享受的其他额外收入。

在中国制造业走下坡路的同时,美国制造业财富却呈扩张趋势。在“大崩盘”后的复苏过程中,美国企业创造了异常高的利润:根据我的计算,在2010年到2012年的缓慢复苏过程中,美国企业的税后利润甚至要高比2003年到2005年经济强劲复苏时高出43%。或被裁员、或遭降薪,工人在经济萧条时首当其冲地受到打击。然而,公司可将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残酷的经营重组中。虽然过程残忍,但美国在“大崩盘”中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中国的工人生产力年增长率仍在8%左右,已经是非凡速度,但工人的工资增长率要高一倍以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地带,从2000年到2010年,那里的工人平均工资从每小时0.72美元增加到8.62美元。将土地成本、长途运输成本和政治环境成本计算在内,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几乎同中国持平。波士顿咨询集团甚至认为,美国可以抛售25%到45%其在日本和欧洲的企业。同时,美国也拥有世界上最佳的商贸物流能力。

虽然很难在利润报表上得到显示,但是外包的隐形成本往往很高。如果美国外包的旗舰企业通用电气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家电从中国运回美国,他们会发现因为生产团队和设计团队之间缺乏足够的接触,他们在设计上已经落后其他同行了。将一部分制造业务转回美国本土后,该公司已经节省了20%的总体开支,还提供了更快捷的送货并加速了生产流程。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1/4的美国公司正在从低收入国家迁回美国本土,1/3的公司正在对搬迁事宜进行调研。同时,在美国国内,工厂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另外,美国的工会也不像从前那样好战了。卡特彼勒、福特等公司正在将产品线搬回美国,其他厂商将很可能紧随其后。

一些知名外国公司也正在登陆美国,这份公司的名单正在加长。三星正在德克萨斯州建设一个半导体工厂;空中客车公司将在阿拉巴马州制造飞机;丰田也将小型货车的生产外包到印第安纳州,然后再出口到亚洲;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已扩大其在美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业务,来服务全球客户。

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崛起。迄今为止,美国天然气的批发价格世界最低,而美国的油价也要比国际油价低15%-20%。虽然新管道的建设、运输瓶颈的缓解会削弱美国的价格优势,但优势仍在,尤其是在气价方面。美国廉价能源影响渗透了整个产业链。例如,铁路货运线正在试图将燃料从柴油换为更廉价更清洁的天然气。相反,中国正严重依赖重污染的煤炭,也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发展耗资巨大的清洁煤技术,要么继续使用高污染的能源,民众的健康也受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页岩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