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市场正文

信息革命与生态文明时代下的10大智慧生活

2013-07-03 13:31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关键词:信息技术智能化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网络参与

(一)网络参与概述

网络公民社会最主要的组成就是各种开放性的网络公共空间,如网络论坛、BBS、微博群、SNS社区、QQ群、博客圈子等形式存在的网络交流空间,这为趣好相投或具有同样价值观的人们营造了一个共同交流同一话题的沟通平台。网络公民社会突破了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社会组织在地域交流上的种种制约因素,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做媒介,使得关系到广大社会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的交流平台上进行,从而给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

(二)信息革命促进网络社会的勃兴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当代公民社会在信息网络社会也有了全新的发展。在西方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进行研究的学者中,最着名的有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认为人类面临的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将处于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地位。着名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第三次浪潮是人类思想的又一次大变革,信息技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将进入信息政治时代,人们必须注重研究与信息相关的种种政治问题。

信息革命拓展了全球公民社会参与全球公共事务的技术空间。信息革命使全球建立起普遍的交往方式,以电子技术为后盾的全球公共领域也获得了极大发展。非政府组织通过全球化的网站、论坛、电子图书、杂志等开展沟通与交流,打破了政府与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垄断,以极低的成本传播其思想、扩大影响力。1997年禁止使用地雷的“渥太华协定”就是全球公民社会利用电子邮件纷纷向各国政府施加压力才得以最终通过的。

(三) 数字信息的互动与交流

从贝尔发明第一台电话机,到现在人们可以轻松获得的手机,这些进步无疑都源自于一次次的技术革命。正因如此,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人们的沟通和互动方式逐渐由面对面、实物对实物发展成为了数字化的、虚拟化的、远程的方式。世界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盟主席丹伊 邱指出,2011年全球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支出达4.1万亿美元。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信息技术正取代传统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以及贸易与营销手段,以强劲的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移动化、依存化、融合化和虚拟化的特征。计算机在朝小型和移动式的方向发展;移动式计算机,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计算机的传统模式,而且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商业谈判和营销,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传统方法。依存化则是指在信息时代公民的互相依存,联合在一起才能让全世界来分享巨大的资源,比如量子计算机与材料技术发展的相互依存等。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电视与手机的融合,传统电脑与手机的融合,出版业和印刷业的竞争与融合等。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读书看报的概念已经变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阅读器的风行。所有原来看似不太现实的想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似乎都可以转化成相互融合的新技术。传统的电脑,一台电脑只能使用一个操作系统,虚拟化的出现使得一台电脑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操作系统,大大地节省了电脑的使用、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发展出了“绿色IT”的理念,并且提示人们新一代互联网的无数种使用可能。

现今互联网上有6亿个网站和近2亿个博客。着名社交网站Facebook在全球拥有超过10亿的用户。YouTube网站上的视频每日浏览量达到40亿次。信息技术已对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建立强劲的数字经济,提供新的财富创造机会;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更好的民主和更完善的管理提供平台和工具;鼓励创新并营造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助力人类保护大自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技术查看更多>智能化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