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国际正文

巴克莱电力操纵案:天价罚单不烫手

2013-09-23 10:43来源:能源评论 张越月关键词:电价巴克莱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究因:重手监管抑或随行就市

对于FERC的重拳出击,有人认为是对投行释放出“杀鸡儆猴”的信号,也有人指出,巴克莱遭遇的重手监管已不是首例。

2013年1月,FERC指出摩根大通曾在电力市场上进行可疑交易,使加州居民和商户多支付2亿美元电费,德意志银行也因假造电力市场拥堵而被起诉。有业内人士认为,对金融机构频繁开出罚单,透露出美国能源金融的变革信号。

首先是严格限制华尔街开展电力等自营交易的《沃尔克法案》。这项2010年通过的法案本应在2012年开始实行,后因高盛等投行的反对被延迟到2014年执行,但监管部门的动作显然已经开始产生效果,最明显的就是人员流失。

在巴克莱被FERC提出诉讼后,巴克莱北美电力交易部门康奈利(ScottConnelly)等多名员工请辞,除了一名员工转入能源企业外,另三位的去向尚不可知。而近1年来,已有不少高盛等公司的自营交易部门员工自行离开投行,自创或转投对冲基金。

电力交易数据减少也被视作监管下华尔街压缩电力交易规模的另一个效果。据普氏能源公布的数据,仅2012年3季度,摩根大通出售的现货电力同比减少三分之一,而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和德意志银行则分别减少了52.7%、18%、36.6%和3.7%。

但也有人认为,监管只是部分原因,投行电力交易规模的减少,是页岩气革命引发的自行改变。

投资银行当初冒着高风险进入电力批发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掘金潜力。10年前,有人就预计,投资银行可从电力交易每年获利达20亿美元。但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进行,天然气价格的猛跌,多地电力价格都正经历2~3美分/千瓦时的下降。对于投行来说,电力市场的机会逐渐转向了天然气市场和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

当前,美国希望达到避免资源浪费和满足美国全球战略要求的战略目的,也可以调控持续下行的电价。但据《纽约时报》调查,美国民众普遍认为天然气出口将提升其电力开支。以金属冶炼和化工为代表的下游企业也认为,出口天然气将提高美国国内能源价格,削弱其能源成本优势。

4月29日,奥巴马就天然气出口问题发出了明确信号,但截至目前,美国有望出口页岩气的国家仅为与其签订TPP的日本,可见出口前景并不乐观。如果电价持续下行,巴克莱等投资银行的策略很可能是随行就市。

这种“随行就市”已经被多家银行诠释。2012年10月,巴克莱银行“以经济相关的原因”,果断地结束了其在美国西海岸大部分地区的电力交易活动。摩根大通也在2013年5月申请出售其在加州南部3座电厂的股权,正式退出加利福尼亚电力市场。

损失:必然存在但影响有限

尽管部分退出,但应对眼前的官司仍让巴克莱头疼。有律师推断,这类案件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庭审甚至可能还需要三年,其间的无法运营将给巴克莱造成经济损失。此外,一直努力寻求挽救公司的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担心,一旦在法庭上与FERC形成对峙,将为巴克莱未来获得新的电力市场订单形成公共关系上的阻碍,这些无形的官司成本都难以预计。

但也有能源金融业内人士认为,案件不会对巴克莱等投行在电力交易市场造成过大影响。原因有二:一是电力市场的盈利前瞻仍然较好。据一位了解美国电力交易市场的业内人士介绍,2013年上半年,美国电力市场的套期保值明显增加;二是大的金融公司仍然不可或缺。在目前的美国电力市场中,大投行占据绝大多数,这是因为大型公司无论从经验、资本还是交易手法等方面,比起小型对冲基金有着不可比拟的经验和优势。

在结束西部的电力交易后,巴克莱仅保留了得克萨斯州和其他东部州的电力市场,监管部门也正重新审视允许银行交易实物商品的规则。

但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电力市场并不会因为巴克莱等投行的退出而萎缩。因为在美国电力市场中,既需要政府这样的政策制定者、FERC等监管者,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市场参与者,如果投行都退出,这个市场就等于缺了一个有机组成,未来的运转必定会出现问题,而这才是监管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