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高效褐煤发电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013-10-16 14:21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清关键词:燃煤机组火电企业褐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8月20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以下简称“东北院”)联合上海机易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研发的重大科研课题——“煤中取水高效褐煤发电工程技术研究”在京通过专家评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国家级设计大师汤蕴琳、原东北电科院院长张经武等多位国内热能动力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给出的评审结论指出:“该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炉烟干燥、乏气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方案,全部工艺在锅炉岛内完成,流程简洁清晰,国际首创,拥有整体自主知识产权。”

在三年多时间的艰苦攻关中,东北院与多家科研机构密切配合,依托在褐煤发电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经过大量计算、多项试验和深入论证,成功提出了采用炉烟干燥、煤中水分回收、风扇磨仓储制粉系统集成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方案,在世界范围内的褐煤发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源起——褐煤高效利用意义重大

截至1995年底,我国已探明褐煤保有储量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左右,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最多,约占全国褐煤保有储量的3/4。

我国褐煤资源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成本低。由于褐煤水分高、热值低、易风化和自燃的特点,褐煤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作为原料转化利用都受到较大限制。对褐煤的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于对褐煤进行提质加工。褐煤在脱水、成型和热分解等过程中,煤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能够转化成具有近似烟煤性质的提质煤,水分显著降低,发热量大幅度提高,利于发电、造气、化工等使用。

东北院以“技术报国、创新兴企”为发展理念,多年来一直从事褐煤电站的设计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展的褐煤干燥提质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和专利。经过对褐煤发电技术的长期深入研究和对褐煤干燥技术的分析比较,针对我国“富煤缺水”地区燃褐煤电厂,于2010年提出了“基于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的初步方案。

在东北院科研人员的设想中,通过风扇磨煤机系统同仓储式制粉系统的有机结合,提高褐煤的能量密度和锅炉效率,冷却干燥乏气回收水分和相应的汽化潜热,实现煤中取水,将褐煤预干燥及水回收技术与常规火力发电技术相耦合,创造出一种高效、清洁的褐煤发电系统。为实现这一设想,东北院与上海机易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同踏上了技术攻关之路。

研发——多方合力攻克技术难关

在长期的褐煤电站设计实践中,东北院在风扇磨煤机、褐煤干燥等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华能九台电厂,东北院设计完成了亚洲最大的褐煤塔式炉,印证了在褐煤发电领域的技术实力。

然而,要实现高效褐煤发电系统的集成创新,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推导、数据建模、实地试验等诸多工作。为此,东北院邀请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科院、哈尔滨锅炉厂、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参与专题研究、试验等工作,一些国内相关行业知名专家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多家单位的密切配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项目不断取得进展。在2012年3月19日召开的“基于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研究”专家评审会上,来自清华、浙大、哈工大的岑可法、岳光溪、秦裕坤三位院士及汤蕴琳设计大师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方案技术可行”,从技术层面上对方案予以肯定。专家们还建议东北院及相关合作方继续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对全系统进行安全和技术经济分析,为示范工程的开展做好准备。

2012年8月,东北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上海机易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基于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褐煤发电工程技术”研发工作,哈尔滨锅炉厂作为锅炉研发单位也参与到工程技术研发工作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机组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褐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