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煤层气发展需要不断破解矛盾

2013-12-04 11:45来源:中国能源报 渠沛然关键词:煤层气开发煤层气价格煤层气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人说煤层气能源梦15年停滞不前,也有人说我国的煤层气产业正所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煤层气曾被视为能源紧缺和危机时代最重要的“替补”之一。但是从1996年勘探开发至今,煤层气发展却没能做得十分强大,距大规模开采和商业化利用尚有大段距离。

资料显示现阶段煤层气发展速度远低于预期目标。在“十二五”剩余的两年时间里,各主要煤层气企业至少以年均增速翻番的速度发展,才有可能完成国家预定的目标。

煤层气开采投入大、风险高,煤层气经验成熟的其他国家除了持续增长的技术进步以外,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笔者发现,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美国政府初期投入开发资金为60亿美元,基础研究经费就高达15亿美元,而中国煤层气研发占销售收入比例仅为1%。政府补贴一项,美国税款补贴占井口气价比例为44.84%,而中国只占16.67%。

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利好政策不断涌现,煤层气产业备受鼓舞,但绕不开的矿权纠纷、撬不动的资本市场、待突破的技术革新、以及高投入低价格和补贴等问题一直存在,用“摸爬滚打”和“历经磨难”形容煤层气发展的不容易着实贴切。

即便如此,煤层气发展切忌急功近利。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笔者认为,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在煤层气行业发展中的特殊性,恰是助推煤层气大步伐前进的动力。

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虽然十分尖锐,但有开发必然伴随着破坏,禁止破坏也中断了开发。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不作为,而是如何作为并有所作为。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施工地面煤层气井1.2547万口,面对大量的开采,生态环境承受一定的破坏,但是如何将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才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后,煤层气作为洁净优质能源可缓解温室效应又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点才能得以体现。

因此这样的矛盾一方面警示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到生态平衡的问题避免大肆破坏,另一方面督促企业开采完毕后注重覆盖绿植和保持水土的工作。政府要监管,企业要自觉,而民众要予以宽容。开发、破坏、发展、修复的老路,终究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多面性的。因此呼吁相关行业在挖掘这种新动力的开发潜力的时候,也不要忽略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将损害降到最低。

技术沉淀和快速发展二者的矛盾略显胶着。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攀升状态,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巨大的能源缺口和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的能源格局都在催促着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走马上任”,然而技术瓶颈阻碍了煤层气的“仕途”。

资深业内人士曾分析,美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做煤层气研究,80年代中期才正式开采。正因为10多年的储备过程,才达到了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初、中期到达飞速发展。技术的积累和沉淀对美国开发煤层气具有指导性作用。中国真正开始做煤层气开发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础的积累主要在勘探方面理论和数据的储备,但是对煤层气开发的基础基本空白。

对于技术积累还在前期摸索状态,我国煤层气现阶段还只能一边大规模开发一边进行技术改造,此阶段导致了开发效益较低。即便如此,只有让技术沉淀,积少成多,才能有质的飞跃和发展的提速。

市场定价和地方利益的矛盾并非坏事。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煤层气专家李良曾指出,为支持煤层气开发利用发改委发文明确煤层气实行市场定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在具体实行中,一些地方从局部利益或地方利益出发,出台限制煤层气价格的做法,对煤层气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由此也让政府和企业更清晰的看到了问题所在,为今后如何顺应政策导向并及时进行纠正找到了关键点。

煤层气才刚刚受到政策的鼓舞尝到了甜头,虽然发展的过程还将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唯有将矛盾一一解决,才是化解煤层气缓慢发展的关键,不要一味逃避,而是要让矛盾成为警钟和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层气开发查看更多>煤层气价格查看更多>煤层气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