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刘鹗:亦官亦商的“苏奸”之路

2013-12-12 11:00来源:《能源》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运输英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众矢之的

清朝末年,随着经济民族主义舆论的高涨和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帝国的矿业管理政策开始调整。新颁布的《大清矿务正章》在给予外资开矿权的同时,也使中国地方衙门和企业家得到了就地开发本地矿业的机会。

刘鹗早年通过不合法手段所获取的矿权,很快成了矿业同行的众矢之的。尽管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买办行为有利于开通民气、富国养民,却无法向质疑者讲清楚,如何解决被外资所有的机器矿业挤垮的土窑和民生问题。

与福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当地绅商开始以收回利权为旗号,抨击刘鹗自认为“开风气之先”的煤业买办身份,企图以这种泛政治化的手段夺取福公司的矿区。而这一时期清廷高层政治的重组,也使一些政治新贵必须以维护国权为由拿刘鹗祭旗,以便获取民众支持。

无论是出于公愤还是私怨,刘鹗都必须面对“遍地仇家”。

虽然刘鹗常以“开通风气”、“养民兴国”自诩,但毕竟还是托庇于外国的生意人。其巨额的掮客薪金和日掷千金的豪奢生活,不可能被视为取之有道,反而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敌意和祸患。

据刘鹗好友汪康年计算,福公司最初答应给刘鹗“数十万”银圆的“运动费”。即便扣除贿款,刘鹗仅得“三四万元”,也可折合为两万至两万七千两白银,超过刘鹗在总理衙门任职时的年薪至少十倍。

1901年6月,京城捐局开张首日,刘鹗就以734两银子为自己捐了一个分省补用道,他的四个儿子和女婿也有了各种职衔。刘鹗常与好友赌博、宴饮、观戏、狎妓,也买卖古玩。在他的日记中,有不少文字谈及“摇掷”、“射龙虎覆”、“摇摊”和“摊牌九”的场面,仅1902年即因购买“金石碑版”“所耗近万金”。

甚至直到被流放新疆,刘鹗还写信给表弟,说他要把分别叫做“凤仙花”和“阿朱”的两名妓女接至伊犁。他死后,亲家兼朋友罗振玉以“怀才而不善自养,致杀身而丧名”一语为其作结,不可谓不确。

刘鹗作为外资掮客的经历恰逢光绪末年。王朝末世的愁绪和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大清国的维新和守成之争更显悲壮和激烈。任何有关对外开放的话题,都可能被置于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他对买办活动“极言其利、不言其害”,使得好友汪康年与其决裂。

1905年,浙江籍留日学生受汪康年鼓动,指责刘鹗和好友高子衡向洋商“卖矿”,使刘鹗短时间内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两年后,刘鹗因经营浦口地产与江苏官绅发生冲突。后者借助社会舆论将其冠以“苏奸”之名,用新旧各案把他送上了流放伊犁的不归之路。

刘鹗的悲剧,在于他可以贿赂清廷高官开放外资,却无法让清廷出台现代矿业管理机制。大批被外资企业挤垮的传统业者和上下游产业得不到适当善后,本可以依法解决的民怨只能通过激烈的群体性抗争得到释放。

另外,作为一位亦官亦商、求名逐利的买办,他无法调和公益与私利的关系,更无力为福公司不法经营的恶果全额买单。当世事变迁、后台尽失的时候,刘鹗作为爱国者的形象是注定要塌方的。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守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运输查看更多>英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