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石油企业要沉着“出海”

2014-01-29 11:38来源:中国能源报 陈柳钦关键词:石油油气资源石油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石油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必需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安全是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攀升,石油战略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中国弥补石油缺口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国际原油贸易。国内日益扩大的油气供需缺口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贸易的手段来满足油气需求,石油企业 “出海”参与国际分工是必要的。

1993年,中国石油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最初几年只是与海外石油企业签订小项目,多是获取一些小规模油田的开采权。6年后,中石油在苏丹修建了长达1506公里的输油管道,原油生产能力达1400万吨/年。同一时期,中石油又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了购买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60.3%股份的协议。自此之后,中石油从未停滞过“出海”的步伐,并打开了中亚、北非和拉美各国的投资大门。随后,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加入了“出海”的队伍。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石油消费迅速增长,但中国石油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且国际油价大幅动荡,对能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的发展就石油而言目前面临着两个难以避免的问题:一是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二是经济受石油资源约束度增大和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要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除了要加强勘探,促进海外石油投资并建立海外石油基地是重要途径。为防止受制于人,中国的石油企业必须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中,谋求卖方市场中的知情权、话语权,必须“走出去”,以寻求更多的油气资源。当然,中国不能总是“走出去”买油,关键是要利用现有技术和资金到国外采油,充分利用他国资源,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以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石油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在石油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关系,是国家利益的相互博弈。政府对石油企业支持力度从某种角度上决定着该企业跨国经营的成败与否。面临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局面,政府除了给予进行跨国经营企业口头支持和贷款外,还应做出实际的战略安排。政府应利用外交手段为“出海”的国有石油企业创造一条安全通道,并帮助企业在境外树立良好形象,便于当地政府接受。2003年以来,面对世界能源格局动荡变幻,中国政府制定了“出海”战略以期解决石油短缺问题。中国石油企业开始经营海外项目,在海外建立原油加工厂和加油站等,并逐步开始跨国并购,最具代表性的即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企业以竞标、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在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获得不少油气区块的勘探、开发权益。近十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油气产量的增速远高于国际石油公司和同等规模石油公司水平。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海外成功投资、并购了多个油气田项目,获得了大量权益原油和权益天然气产品,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同时,中央财政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除直接补贴企业发展之外,还出台针对石油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这些政策措施,对于促进石油产业发展和石油企业“出海”,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紧张,实现原产地多元化,缓解贸易摩擦,发挥了积极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油查看更多>油气资源查看更多>石油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