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报道正文

自贸区“电管家”尝试电网云服务 办理业务提速20%

2014-02-13 09:10来源:国网关键词:电网云服务电网信息化电力部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春节长假刚刚过去,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位于自贸区内的两个客户服务分中心又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不少新入住自贸区的企业来办理各种用电、增容等业务。让这些企业代表有些意外的是,同样走流程、办业务,总感觉自贸区内电力部门的动作特别快。

“自贸区里企业注册的速度比区外快、货物进出口的速度比区外快,电力部门不能落后,所以送电也‘提速’了。”浦东公司营销部副主任俞磊表示,“快”只是第一步,随着自贸区内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数据库等对电力服务要求较高的用户越聚越多,电力部门今年将着手在自贸区内建设电网云服务运行管理平台。

将一个月压缩成一周

在自贸区内办理一项业务究竟可以提速多少?浦东供电公司本部营业厅经理吴志炜说,他们曾硬生生地将一个月压缩成了一周。

去年底,外高桥股份公司为了给一家入住自贸区的外资银行“腾地方”,主动外迁至一座废弃多年的仓库。仓库里虽然有电,但容量不够,要增容400千伏安。

如果按正常的低压增容业务流程,完成“申请—勘查—确定施工方案—出预算,付费—施工—验收合格后装表送电”这一系列手续,至少需要1个月。考虑到客户需求,电力部门改变了原本“一个手续办好再进行下一个手续”的业务流程,安排受理、勘查、客服等3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去现场,并在方案确定后立即安排施工,前后仅一周就完成了增容。

“提速的秘密在于,将原本‘流水线作业式’业务受理模式,部分改成了‘会诊式’,几个相关部门同时参与、同时推进,这样就能节约时间。”吴志炜说。

据统计,自贸区成立至今,外高桥和临港两个电力客户服务分中心共受理高压新装和增容申请5户、低压新装和增容申请5户、临时用电申请11户,以及各类变更申请132户。由于采用了“会诊模式”,平均可为客户节约时间20%。

“今年将配合自贸区发展,再新增2个客户服务分中心,进一步减少客户花在路上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将在浦东选择条件合适的地区,复制、推广自贸区内的‘会诊提速模式’。”俞磊说。

“远程电管家”智能服务

根据浦东供电部门提出的2014年度自贸区供电服务创新方案,上半年将开始推广相关业务的“线上申办、线上追踪”,即通过网页、APP等渠道,允许试验区内的企业用户在线提交业务申请,还能实时查看业务受理进度,将目前的“一站式”服务受理模式升级成“客户足不出户”服务受理模式。

等到下半年,电力部门还将尝试建立电网云服务运行管理平台,扮演企业“远程电管家”,向试验区内重要客户提供智能增值服务。

“电管家”能为用户做些啥?简单说,用户数据接入云平台后,电力部门将对客户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结合电力线路的检修,提供最优检修时间点和检修计划,提高供电可靠率;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储存在“云端”的相关数据,结合电力公司的各类用电政策,帮客户个性化定制省电、减排方案……

在新能源推广方面,电力部门在自贸区内已启动建设一座一体化电动车充换电站,建成后可满足60辆大巴、53辆小汽车的充、换电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云服务查看更多>电网信息化查看更多>电力部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