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兰州“4˙11”自来水污染事件的这场安全危机,尽管看上去不像青岛“11˙22”爆燃危机那样剧烈和惨痛,但其背后同样隐含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揭示着中国炼油化工工业必须开始正视的问题和酝酿的一轮改变。
兰州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逐渐兴起的西北石化重镇。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兰州石化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处于兰州市的西部偏北20公里处。通常来说,这是一个上风上水的位置,即这是冬天常见的西北风的上风口,也是黄河东流的上游水源。
依照现行的《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规定“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居住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排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应位于当地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下游”,兰州这样的布局存在很大的环境敏感性。不过标准中唯有工业企业与城市距离的参数指标。
时过境迁,现如今的不少大型炼化项目投资决策争议尚无法评判,更何况当时兰州石化选址时的历史镜头早已很难还原。而在此后50多年的变迁中,兰州石化和水源地附近不断集聚林立的化工企业,这些石化厂的地下管道盘根错节,和兰州自来水系统的“自流沟”水源近在咫尺,安全环保隐患随着岁月的侵蚀而不断积聚,也是此次危机发生的根因。
同兰州石化一样,中国还有一些同样处境的老牌炼化项目也正面临风险和考验。公开资料显示,如抚顺石化二厂、吉林石化以及茂名石化,分别位于抚顺的新抚区、吉林的龙潭区和茂名的茂南区,距离这些三线城市市中心的直线距离小于10公里。此外,像大连石化、广州石化、上海高桥石化、辽阳石化、济南石化、青岛石化等都在城市市区内,距离新兴的繁华市区距离小于10公里;而诸如金陵石化、扬子石化、镇海炼化(宁波)以及安庆石化、武汉石化、长岭石化(岳阳)等沿江的炼厂也都分布在城市的20公里距离附近。
对上述大型炼化企业(以及如钢铁等其他重工业)来说,随着城市的膨胀扩展规划和开发商的高歌猛进,数年前偏僻荒凉的工业腹地被城市包围,发展开始受到明显制约,同时随着社会安全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重工业项目越来越被视为“宜居城市”的障碍,越来越多的大型千万吨级炼厂大举搬迁的构思也不断浮出水面。
兰州政府曾表态,正在研究将兰州石化搬迁到北部50公里远的兰州新区;此前安迅思也报道过大连正在规划和推动大连石化搬迁至新规划的长兴岛;上海高桥石化的搬迁也提上日程。南京市政府更是在近期表态,将在“十年之内,以铁的决心,强力推进金陵石化……等四大片的工业布局调整,逐步将石化、钢铁等重工业的“经济支柱”地位削减乃至取缔,闹市炼油工业宛如昨日黄花。
然而,过去十年,在油品和大宗化工品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国炼化项目满足了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投资回报清晰可见,搬迁又谈何容易?其巨大复杂的搬迁成本、供应能力和供应链的衔接统筹、是否有环保方面的补贴和支持、地区之间的利益博弈,都是对炼化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巨大考验。
中国炼油工业正在面临新的历史关口,搬迁也实非治本的最佳解决之道。更重要的是加大环保HSE方面的投资、技术和管理,规范透明公开,改善环保安全形象,至少不要让大家像现在一样谈之色变。
(作者系安迅思研究总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17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地市民联合起诉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中石油和兰州石化的案件。原告向被告方索赔因购买矿泉水的损失72元、误工费100元、因检查身体的体检费用800元、精神抚慰金5000元。同时要求被告方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公开2014年1月以来各主要采样点的水质监测
关于今年3月4日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环保部近日发布调查结果称,此是一起因企业违规开闸泄水排沙导致的环境污染责任事件。经兰州市环保部门评估,事件产生应急处置费用94.922万元,未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未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环保部将此次事件定性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直接原因是青海民和湟水河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经调查,2015年3月4日发生的兰州市自来水异味事件,是一起因企业违规开闸泄水排沙导致的环境污染责任事件。因日常履职不到位,8人分别被处以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兰州市红古区水务局副局长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经
今年2月17日,5位兰州市民王玮、温军、刘庆元、徐子琦、火东兵因“兰州自来水苯超标污染事件”起诉自来水供水方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立雅”)一案在兰州城关区法院正式立案。然而,此前的诉讼却历经周折。2014年4月14日,上述5位分别居住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的居民向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威立雅,诉请威立雅赔偿因购买矿泉水的损失72元、误工费100元、因检查身体的体检费用800元、精神抚慰金5000元。同时要求该公司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彼时,兰州中院拒绝受理该案。据
继去年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之后,近期,兰州自来水再次出现异味,引发公众关注。7日,在甘肃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披露了自来水异味的成因,主要是上游湟水河上的个别水电站在枯水期泄水清淤所致。虞海燕说,3月4日,有市民反映,城区自来水有异味,怀疑自来水受到了污染。兰州市在加紧检测的同时,甘肃省也邀请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清华大学的相关专家赴兰州进行水质检测。5日,相关专家抵达兰州后,对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自来水厂及上游干支流水样进行了嗅辨分析,并对上游部分水电站库区进行了实地排查。“就在刚刚,我拿到了环
2014年已经过去,身处2015,回顾过去的这一年,环保领域发生了很多故事,环境问题依然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为此,小编从全年众多环保事件中筛选出十大事件,希望借此与所有的环保人一同回顾过去的这一年。1.环保部与31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2014年1月7日,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确定了PM2.5年均浓度下降25%的目标。除了明确考核PM2.5年均浓度下降指标外,目标责任书还包括《大气污染
【组图】柴静雾霾调查视频究竟讲了啥?这几天柴静的雾霾记录片《穹顶之下》深深震撼了中国人的心灵,让大家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生存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灾难。一句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印在了我们的心中。而对每个生活在雾霾中的国人来说,这不仅仅是私人恩怨。详情点击>>【文字】柴静雾霾调查视频究竟讲了啥?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陕西、河南、江西、浙江。回头看视频里的天空,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有我的嗓子有意向,在西安那天晚上咳得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
记者5日从兰州市委宣传部了解到,甘肃省和兰州市已经邀请环保部、住建部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来兰分析调查自来水异味现象,据悉,环保专家与城市供水专家将在当天抵达兰州并展开分析调查。4日,有市民和网友反映兰州部分城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并出现市民在超市、商店成批购买矿泉水的现象。当晚兰州市公布自来水监测数据,称水质达标。检测水质没有问题,但自来水异味确实存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此种现象引起了兰州市从主管部门、水厂,到普通市民的重重疑虑。甘肃省环保厅和兰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4日晚在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的现场会上决定,分别邀请环保部、住建部有关专家组成
3月4日早上,有市民和网友反映兰州部分城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回应称,近期水质检测都达标,未发现水质异常。家住兰州市城关区姓齐的女士告诉记者,早上用水时发现自来水有种氨氮味,很难闻,喝起来还有种涩涩的味道,家里人准备暂时停止使用自来水。“早上10点发现自来水有强烈的刺鼻异味,这样的情况怎么又发生了,周围的朋友、同事都有点紧张,期盼自来水尽快恢复正常。”兰州市民赵有利说。对此,记者向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核实,该公司副总经理闫晓涛表示,早上也接到一些居民反映水有异味的投诉电话,但到目前为止,
2014年4月11日,兰州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当地居民的生活不同程度受到水污染事件影响。记者27日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5位兰州市民起诉自来水公司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一案近期在兰州城关区法院正式立案。水污染事件发生后,5位当地市民就对自来水供给单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威立雅对自来水苯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今年2月兰州城关区法院已对此案正式立案。兰州市发生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之后,相关专家论证、调查组认定为供水安全责任事件。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流沟建成于1959年,属输水
据媒体报道,我国相关机构统计发现:我国2 .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从2014年1月至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媒体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已达10多起。世界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让人不寒而栗。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已然慢慢侵吞人们的健康防线。虽然水污染防治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水污染依旧春风吹又生,现状仍未扭转。面对杀伤力远超猛虎巨兽的水污染,治理势必要告别隔靴搔痒的小打小闹,要拿出&ld
3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在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提到,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氢能的工作部署,方案中指出,要坚持“减油增化增特”,推动兰州石化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庆阳石化打造精品城市型炼厂。支持陇东地区打造综合能源化工基地、金昌市打造西北重要的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月4日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指出,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发展“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产业,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
近日,中铁建发展集团成功中标中国铁建首个大型投建营一体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项目——鞍钢股份炼钢总厂超低排放BOT项目。项目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采用BOT模式实施,项目合作期11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期10年。实施内容主要为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鞍钢股份)炼钢总厂5条生产线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鞍
4月29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原因,喻宝才先生辞去中国石化总裁职务。董事会聘任赵东先生为中国石化总裁,同时调整为执行董事,聘期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至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此外,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根据总裁提名,董事会聘任万涛先生、喻宝才先生为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聘期
4月29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原因,喻宝才先生辞去中国石化总裁职务。董事会聘任赵东先生为中国石化总裁,同时调整为执行董事,聘期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至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此外,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根据总裁提名,董事会聘任万涛先生、喻宝才先生为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聘期
2024年甘肃省省列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已经省政府审定,并以甘政办发〔2024〕19号文件印发实施。共300个项目,其中包含黄河流域兰州段白塔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兰州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凉州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等,具体名单如下:一、计划新开工项目(88个)(一)农业水利项目(5个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4年甘肃省省列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已经省政府审定,并以甘政办发〔2024〕19号文件印发实施。共300个项目,计划新开工肃州区明沙窝400万千瓦配套调峰火电项目、甘肃华电金昌腾格里2×1000兆瓦煤电项目、平川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31个能源项目,续建41个能源项目,预备16个能源项目。
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揭牌青海油田史昆入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国石油1家基地和6家工作室入选国家级名单……中国石油深入推进人才强企工程为加快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中国石油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将人才强企放在四大战略举措之首,着力打造“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机制,
又一个民营石化公司瞄准了高端新材料。1月18日,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POE高端新材料项目进展的公告。公告中称,公司于近日已取得辽宁省发改委批复的《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鼎际得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所报节能报告。这也意
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电量为2022年的3.4倍;新材料产量比上年增长近六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50万吨……2023年,中国石油“双碳三新”业务蓬勃发展、捷报频传,一年三跨步,一步一台阶,绿色发展动能澎湃。2023年,中国石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2024年,中国石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氢炼化和氢能交通业务积极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中国石化在氢能赛道上有哪些新成绩呢?规模与效益并重,探索绿氢产建新路径在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氢能产业是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
2020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走势放缓、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以及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格局和油气产业秩序深刻调整,能源需求结构加速转型。(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王佩张硕)2024年,我国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原油产量达2.13亿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为着力点,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氢能具备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等优势,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
投资超800亿元,延长石油千万吨级大炼化项目来了。(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文|柚见半夏)素有中国“第四桶油”之称的延长石油,也要有自己的千万吨级大炼化项目了。具体规划为:将新建一套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等相关炼油和化工装置,同时对现有企业的相关装置关停及
6月17日至21日,国家电投外部董事卢纯、刘德恒、聂晓夫、王伟、宁福顺一行到驻疆企业调研。在新疆,外部董事一行调研了阿勒泰布尔津风电+配套储能项目、塔城托里煤电一体化项目以及中石化库车绿氢炼化项目,参观了新疆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及有关驻园企业,听取了新疆能源化工工作汇报,对新疆能源化
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以交通为先导,加氢站则是最接近交通终端应用的设施环节,作为国内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中石化在全国拥有超过3万座加油站,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中石化较早便布局了氢能产业。尤其作为年度营收超万亿规模的大型上市央企,中石化在氢能的资本投入布局也显得尤为重要。日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这成为2023年油气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原油产量站稳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提前达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展目标。“深海一号”“深地一号
时间的巨轮滚滚向前,转眼来到了2024年。让我们回溯2023,一起盘点这一年来石油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01中国油气探索步入万米深层时代继宇宙探索外,人类又开启了地心探索,石油人进军深地步履不停,从此进入万米深层时代。5月30日,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开钻,设计井深达11100米。截至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25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自今年6月30日顺利产氢以来,截至12月21日,项目已平稳运行4200小时,累计向用户端塔河炼化输送绿氢2236万方。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渐增加,预计到2025年四季度,输氢量将达到2万吨/年。新疆库车
12月4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创造大会在海南博鳌举办,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征集与评定工作,2023“双碳”创新示范案例在各方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的见证下在大会上发布。国内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入选2023“双碳”创新科技研发案例。化工行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之一,其碳排放较高、能源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5日,国内首套可100%用石油焦制氢气的装置——广东石化石油焦制氢装置已安全稳定运行380余天,创下国内外超大规模炼化一体化同类装置高掺焦比例连续运行新纪录。自2022年11月10日投料开车至今,该装置生产燃料气1.47亿立方米、氢气1.26亿立方米,累计消化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