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能源超级大国”的权力与未来

2014-05-05 15:13来源:《环球》杂志关键词:能源市场能源输出能源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俄罗斯石油公司已宣布,将扩大对东西伯利亚油气田群的投资,其中万科尔油气田的开发主要着眼中国市场,而俄罗斯与越南、韩国等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也再次被提上优先日程。俄能源部提出,面向亚太地区的煤炭出口有望到2030年实现翻番。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同样是对西方的警告,旨在表明俄有足够实力运用能源武器对与之作对的国家实施惩罚,同时也有替代市场。

奖励与惩罚

俄罗斯的上述反应并不令人意外。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已数次对乌克兰实施报复性天然气涨价。事实上,除为人们熟知的2006年和2009年的“断气”事件外,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也曾数度动用能源武器打压乌克兰等新独立国家。但相较于强势的普京,叶利钦的强制性能源外交并未获得过多关注。

普京多次动用能源武器,折射出俄罗斯与西方在俄周边的一次次权力争夺。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先后发生政权更迭并明显“西倾”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于2005年8月23日发表长篇讲话,批评西方利用乌克兰等国分化独联体,并宣布俄大幅调整对独联体政策——将按照“国际关系通行准则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一方面,俄将不再向具有反俄色彩和倾向的独联体国家以优惠价格供应能源;另一方面,俄罗斯没有帝国野心,调整对独联体政策的目的不是谋求恢复“颜色革命”中失去的传统影响,而是旨在重塑独联体范围内日益混乱的游戏规则,与美欧在后苏联空间形成“文明关系”。可以说,这一全新政策的出台是2006年俄乌天然气风波的前奏,具有极其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此后,俄罗斯针对后苏联空间日益碎片化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了对独联体政策。根据这些国家曾长期处于俄罗斯体系内且在能源等领域有求于俄的历史,普京独联体新政的核心特点转变为安全杠杆和经济手段并用,但越来越倾向于借助能源供给等经济工具调节与各国的关系。从2006年年初的俄乌天然气争端,到2月份俄对乌肉制品和奶制品下达禁令,从俄提高向传统盟国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出口天然气的价格,到同哈萨克斯坦达成增加里海原油管道运力的共识,无不彰显出这一新动向。

俄罗斯《生意人报》曾评论说:“那些愿意留在俄罗斯影响力轨道之内的国家将得到大笔财政奖励,具体说就是石油、天然气和武器系统,而那些向西方看齐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则将面对不太好的结局——没有天然气、石油,也没有武器。”

“能源超级大国”的地缘政治设计

2005年12月22日,普京主持召开安全会议,讨论能源问题,其有关“俄罗斯理应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领导者、俄罗斯的现在和未来直接取决于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的宣示,让西方确信俄已将“能源超级大国”列入战略议程。2006年以来多次爆发的天然气争端,更是坐实了俄罗斯的这一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能源超级大国”不仅是俄罗斯的经济方案,也是一种地缘政治设计,其目标直指恢复俄一度失去的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

能源学者西蒙诺夫指出,俄领导人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认为经济实力才是获得影响力的最好途径。而俄罗斯,正是凭借石油和天然气这两张王牌,为自身的重新崛起完成了资本积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市场查看更多>能源输出查看更多>能源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