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能源超级大国”的权力与未来

2014-05-05 15:13来源:《环球》杂志关键词:能源市场能源输出能源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俄罗斯和西方主要大国围绕基辅临时当局的合法性以及克里米亚并入俄版图等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复杂博弈。尽管整体局势仍在可控范围内,但双方的对立态势,颇有“第二次冷战”山雨欲来的意味。其中,俄罗斯和欧美诸国在能源领域的间接过招尤为引人注目。

继克里米亚公投结束、西方启动两轮制裁之后,美国又针对克里米亚境内的黑海油气公司实施了专项制裁。尽管奥巴马并未宣布制裁目标将直接指向俄罗斯能源企业,但这一动向已十分敏感。因为,它隐隐约约地触及了俄罗斯这个“能源超级大国”的权力与未来。

警示与反警示

毋庸置疑,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明争暗斗已经波及全球能源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近来一直在每桶100美元左右的价位浮动,国际市场对双方爆发局部对抗并产生风险溢价的预期同样在高位徘徊。这首先是由俄罗斯在国际油气供需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世界上唯一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以及开采等领域均进入前三名的国家。储量丰富的能源是俄罗斯参与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一个先天和核心优势,也是苏联解体后相对国力一直下降的俄罗斯赖以复兴的关键工具。俄能源学者西蒙诺夫曾开玩笑说,“如果将整个国际社会视为一个世界政府,那么俄罗斯担任能源部长是理所当然的事。”

西方国家也正是看到了能源产业在俄罗斯经济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才将潜在的制裁目标瞄准了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其核心逻辑在于,俄能源企业与普京政权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格局。

但问题在于,后冷战时期的俄罗斯已经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任何对俄能源产业的制裁,尤其是限制俄能源输出,势必进一步推高国际能源价格,美欧同样要承受巨大损失。

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支柱企业尚未被欧美列为直接制裁目标,是否对这些潜在对象动用制裁工具的前提条件,是俄罗斯在并吞了克里米亚之后,是否继续向乌克兰东部其他地区扩张势力。

为了防止俄罗斯变更现行边界,欧美希望俄清醒认识到西方的决心——挥舞能源制裁的大棒在必要时将是现实选项,而不仅仅是外交话语。在此背景下,西方向它的对手发出了各种警示信号。

克里米亚公投前夕,美国能源部在油价没有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向国际市场投放500万桶原油战略储备。此次投放的原油种类,恰恰与俄罗斯出口的主打油品类似。同时,坊间也在盛传美国将于2017年左右建设通向欧洲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尽管美国矢口否认上述举动与对俄制裁有关,但国际市场仍倾向于将此视为美对俄展开一场小型能源战的先行试探——拥有能源定价权的西方通过这种貌似不经意的行为,向俄罗斯发出了一个强硬的警告信号。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警告,素以“战斗民族”著称的俄罗斯向世界展示了其一贯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斗争哲学。一方面,俄罗斯提高了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的价格。另一方面,俄罗斯开始加速原本推进缓慢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方略,将优先方向调整为亚太地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市场查看更多>能源输出查看更多>能源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