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量电池之力发展电动汽车

2014-05-30 09:03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关键词:杨裕生电动汽车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吉林大学的郭孔辉院士曾做过计算,用现在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做汽车,合理的里程设计在150 km左右,这对于大部分上班族使用完全可以了。若要更长距离的行驶,增程式更合适,电池用量相当于纯电动的一半左右,每百公里耗油量不到2.5 L,现在已经有厂家在试产,但还没上线,有待国家政策的引导。

笔者: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企业在没有整车生产资质的情况下,非法生产销售低速电动汽车(以铅酸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而导致多起事故的情况,对此业内外人士各执己见。作为我国电池领域的权威专家,您有怎样的看法?

杨院士:我觉得微型电动车不仅不是个过渡品种,还有可能是个长生不老的产品。将来,人们的思想境界高了,节能环保的意识强了,会逐渐舍去豪华的大车而购买微小型电动汽车。上面已列举了它的优点,山东、江苏、河北有些企业做得相当不错,不但有规模,而且质量很好,所以很有市场。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生产质量问题,十分必要。但是,有的媒体对问题的实质不做具体分析,甚至加以引伸、夸大,这就偏离了3?15晚会的本意而产生副作用了。

现在有一些错误观念:一是认为这种微型电动汽车技术含量低,与我们泱泱大国的形象不相称。其实车大小跟技术水平毫不相干,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都制定了微型低速电动车的法规,符合其法规的中国产微型低速电动车在欧、美销得很好,而且利润不低;二是认为此车所用的铅酸电池是有污染的,实际上铅酸电池本身是没有污染的,现在每一辆燃油汽车都有一块铅酸电池,乘车人不但没有受到污染,而且离开了铅酸电池燃油汽车就开不动,为什么铅酸电池到了微型低速电动车这儿就变成污染的了?中国铅酸电池产量和美国相当,但是在美国铅酸电池已不属于污染行业了,而为什么中国做不到那么好?关键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完善,并加大对涉铅企业的监管力度;三是笼统地说这种微型电动汽车产品不合格,产品是否合格首先要有一个法规标准,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微型低速电动车的相关法规标准,那这种车何来的不合格之说呢?粗制滥造的车肯定有,应该照法规标准加以测评和处理,更不能因为一些小企业的不负责任而把这个行业整个地一棒子打翻;四是说这种车不安全,其实不是车不安全,而是交管部门的监管亟待加强;小城镇有了微型低速电动车,就要及时健全交通法规、规定行驶道路,认真贯彻交通规则。如果不与时俱进做好这些工作,又让没有合格驾驶技能的人随便驾车上路,导致“马路杀手”的出现,倒过来全怪到微型低速电动车的身上,实在是不讲道理!

对于微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管起来。工信部、发改委要制定微型低速电动车的标准;用标准来规范企业的准入。公安部、交通部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力度跟上了,企业生产规范了,这种节能减排、价格实惠、出行方便的交通工具就能更好地发挥它利国利民的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杨裕生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