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第四届核能论坛:核能发展用智慧要改革需担当

2014-05-30 11:39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核能内陆核电能源变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其核心是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取代当前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传统能源体系,以应对地球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核能因其清洁、高效、安全等特点,无一例外地成为助推这场变革的生力军。而中国核电又将在其间发出怎样的声音,扮演怎样的角色?5月14日,中国核能界将目光齐聚在每年一度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和每两年一度的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能源生产革命与中国核电”首度登上中国核能议题界的主席台,鼓呼与辩论于此汇聚,激荡与反思于此交融。

核电,全球能源变革中的“过河卒”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以来,仅仅依靠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资源将不足以支撑世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已成全球共识。“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进一步推进全球能源体系的变革已成当务之急。”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何建坤如是说。他用数据解释了“急”之原因:到2020年尚有50亿~100亿tCO2e的减排缺口,到2030年全球排放还会比2010年增长约30%。按此趋势到本世纪末的温升将达到3.7℃~4.8℃,会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因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变革正以不挡之势席卷全球:2012年与2007年相比,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能源总消费量减少4.1%,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减少12.5%和9%;英、法、德等欧盟主要成员国都制定了2050年电力80%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硬指标”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抢占传统化石能源的空间,开启了世界能源生产变革的新局面。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核电发展注定要成为全球能源变革棋盘中“过河”的“卒子”。

虽然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少数国家采取了弃核政策,但美国、俄罗斯等具有核能技术优势的国家仍坚持继续发展核能的方针,不仅重视核能在能源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保持和开发其技术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并保持和扩大其影响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解释其核能战略时突出了两点: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二是强调美国不能失去其核能技术在全球的领先优势。

而纵观我国国内,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原副司长陈飞如是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现状:我国人均资源水平较低,煤炭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石油只占6%,天然气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能源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其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近60%,天然气超过30%,其运输通道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能源供应安全保障面临新的挑战。陈飞认为,在化挑战为机遇、保供应的征程中,核电发展应“使上力”。

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时期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开发生产方式,对我国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多地区雾霾天气频度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燃煤电厂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作为主要清洁替代能源之一的核电,在这场‘去煤除霾’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必然之势。”叶奇蓁院士略带激昂地说道。

更安全是核能发展的“唯一选择”

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中国核安全观。不到一个月,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其中将核安全置于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其他10个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其作为非传统安全,对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甚至政治安全都有重要影响。要保证国家安全,必须确保核安全。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首次会议上指出,要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重点项目建设。

核安全无小事。如果说发展核电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那么确保核安全是战略选择中的“唯一选择”。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年会上向与会人员介绍了2013年我国在役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情况:“按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规定的性能指标对照,在全球400余台运行机组中,我国在役核电机组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部分机组和安全指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他报告了在役、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改进的有关情况:“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对运行核电厂提出了10项安全改进要求,到2013年底,除1项长期研究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外,其他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对在建核电厂提出的14项安全改进要求,首次装料的核电机组均在装料前全部实施,其他在建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原标题:第四届核能论坛:核能发展用智慧要改革需担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查看更多>内陆核电查看更多>能源变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