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综合正文

曹妃甸的救赎

2014-06-09 15:03来源:《法人》关键词:电力行业华润电力煤炭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再造唐山的“蓝色经济”?

一直以来,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煤炭之城、钢铁之城的称号赋予唐山天然的自然宝藏。经济发展始终依靠煤炭、钢铁、陶瓷、水泥等传统粗放型产业,对资源的高度依赖,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单一,而这些产业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却愈演愈烈,成为悬在唐山头上的一把利剑,经济转型成为必然。

首钢意向迁往曹妃甸后,唐山也把目光聚焦到80公里外的蔚蓝大海,在建设港口这个跳板上,力图从“黑色经济”转向“蓝色经济”。

2003年,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挥环渤海优势,依托传统产业,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实现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的新的发展战略,而曹妃甸,也承载着新唐山的蓝色梦想应运而生。

当时的河北省调研组听取了唐山正在谋划的曹妃甸工程前期工作汇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曹妃甸展现的壮丽画卷,令他们很振奋。他们算了一笔账:以曹妃甸开发为龙头,四大工程下来,经济总量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唐山。这应该是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钢企对海外铁矿石的需求有增无减,我国南方能源的短缺,也急需为“北煤南运”寻找新的下水口。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在环渤海地区建设具有战略地位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大港,历史地承担起原油、铁矿石进口和“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

曹妃甸拥有渤海湾其他地区无与伦比的深水岸线资源,加快建设以进口矿石、原油、LNG(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的四大专业化、大型化码头,正是顺应国家交通、能源发展战略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原材料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对于处于内陆的首钢而言,没有港口,不得不花费巨大代价远距离运输铁矿石。首钢搬迁至曹妃甸可以以此淘汰落后的产能,精简人员,提高技术,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早期首钢规划的钢铁产业和矿石码头在唐山人眼中延伸出了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四大工产业。曹妃甸很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一号工程”。

2006年,曹妃甸工业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8年,《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为确保《总体规划》顺利实施,国家专门成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曹妃甸开发建设协调小组并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

据当地媒体报道,时任唐山市政府党组成员、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渤高兴地说:“一般来说,一个市级园区的规划由省里批就行了,但我们曹妃甸的产业总体规划不仅由国家发改委亲自牵头来搞,更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这充分说明国家对曹妃甸的高度重视。据了解,国务院从未批过任何一个园区的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从1953年成立以来也从未牵头给任何一个园区做过规划。在这件事情上曹妃甸真可称得上是开天辟地。”

2009年召开的首届曹妃甸论坛再次让唐山膨胀。首届论坛主题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

光环下的曹妃甸投资规模逐年上升,在2011年召开的河北沿海发展说明暨临港产业合作项目对接会上,唐山就宣布曹妃甸累计完成投资近3000 亿元,已进入产业大规模聚集、城市建设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意欲打造“南有博鳌论坛,北有曹妃甸论坛”的唐山市再也没有召开传闻原计划两年一届的曹妃甸论坛。首届曹妃甸论坛的主题为曹妃甸打下了一串问号和省略号。

原标题:曹妃甸的救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华润电力查看更多>煤炭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