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国电力改革缘何选择引用英国模式?

2014-06-10 14:00来源:中电传媒关键词:电力改革电力市场输配分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电力改革为何选择英国模式

中国在2000年前后研究进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这段时间正是美英电力改革多事之秋。2000年美国加州电力改革引发了电力危机,2001年英国运行了十年的竞争上网单一购买的电力改革模式遭到否定的时候,中国2002年发布的电力改革5号文,采用了英国刚刚抛弃的竞价上网单一购买改革方案。

英美两国遵循新自由主义理论推行的电力体制改革模式是自由化、私有化、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为了开展竞争,实行发电、输电、配电分开,并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上网、单一购买模式。美国加州在发电领域竞争上网、单一购买的竞争机制后,2000年夏季由于电力短缺,电价暴涨,引发了电力危机。英国电力改革十年后,进行调查总结,发现在发电领域竞价上网、单一购买机制存在严重缺点,如电力库是强制成员制,电力库在定价过程中缺少用户和需求侧的参与,电力库的价格制定缺乏有效竞争,上网价格被人为操纵等问题。而且认为这些问题不是小修小改所能奏效的。所以英国政府决定抛弃竞价上网单一购买模式,从2001年初起采用新电力交易制度。

新电力交易制度的目标,首先是要高效地进行电力供需的平衡,保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与此同时,要求通过有效竞争,特别是需求侧参与竞争,求得较低的电价。新交易制度以发电商、售电商、交易商和用户之间双边合同为基础加平衡机制来完成。又过了十年,英国当局发现新电力交易制度影响了发电商建设新电源的积极性,备用容量不断减少,如将服役期满电厂淘汰出局后,可能出现缺电。竞争机制还影响电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电源的发展,难以完成低碳减排任务。此外,改革导致英国本土企业失去了电力市场的主导地位,德国、法国的电力企业成为英国电力市场的主力军,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一般都认为竞争上网可以提高发电企业的效率,从而可以降低电价,实际上英国在电力改革前把电价提高了25%,并采取了降低燃料价格和税收措施,结果电价只有短暂时间的下降,到2010年工业电价比1990年上升70%,生活电价比1990年上升56%。

原标题:中国电力改革缘何引用英国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输配分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