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新能源汽车的几点思考:快充技术更贴近主流市场

2014-06-17 17:45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胡军毅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快充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种长时间慢充注定不能支持大量车辆运营需要,对充电完成的每组电池参数进行严格检测筛选,再有每辆汽车更换的若干组电池需要经过严格电压参数匹配,以保证电池使用寿命周期,更换放置到汽车上的电池必须固定良好、接触良好,目前公交和轿车固定电池方式,车辆运行要求公路路面平整,不适宜颠簸和震动运行,目前这种运营客车续航里程短。

(二)大规模车辆运行问题

一是充换电站建设问题,每辆公交车一般需要配置九组蓄电池,通过机器人在两侧更换电池,每辆车充电模式不同,电池充电电量在80—300千瓦小时,大车一般1.5千瓦小时能够支持车辆运行1KM,小车0.3千瓦小时运行1Km,每次充换电后车辆行驶里程50——200KM,当夏季和冬季需要启用车辆空调时,续航里程大打折扣,每组电池充电时间3-4小时,要满足几十辆,上百车辆运行必须建设相当规模的充换电站,需要解决充换电池存放和车辆停放排队场地,还需要配备相当数量人员管理、运行维护充换电站内设备和电池。

(三)管理问题

大规模换电车辆运行,必须考虑车辆购置、运行成本,后续管理和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一是车辆购入成本大幅度增加,以公交车辆为例,厂家每辆车售价约150—170万元,其中国家每辆财政补贴50万元,气电混合公交每辆100万元,国家补贴42万元,纯电动小轿车每辆30万元(其中电池大约10万元),国家补贴6—8万元,而传统燃油公交车辆燃油和燃气公交每辆售价大约在45万元左右,购车单位(者)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可能带来商业运行的严重亏损或支出更高的运行成本。

二是车辆运行成本问题,换电车辆和传统燃油车辆比较,充电电费与燃油运行成本基本持平,但电池使用周期结束后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更换电池,附带换电站运行成本远大于加油站运行成本。

三是后续运行管理问题,为了保证车辆运行,需要增加专门的充换电站服务管理环节,车辆运行过程中涉及电池日常维护、充电换电池操作、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故障,如何保证夏季高温条件下电池散热和暴雨情况下防雨水进入(渗入)电气回路,换电站自身设备和站内电池安全问题不可忽视,还有斜坡(陡坡)起步和驻车问题。

四是众所周知电池会带来更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内电池使用周期一般5—7年,废旧电池如何处理,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如何消除,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快充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