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技术国际正文

从福岛核事故看日本的核电技术发展

2014-07-03 16:43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作者:冯昭奎关键词:核电技术福岛核事故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在《日本学刊》2014年第4期发表《试论日本的核电技术发展——福岛核事故与日本核电发展路径缺陷》(全文约2.8万字)。

冯昭奎认为,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已有先兆的危机,从日本核电技术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其发展路径存在缺陷,如美日政府共同制造的核电“绝对安全”神话促使日本核电事业迅速起步,一味引进存在本质缺陷的美式轻水堆给核电安全埋下隐患,核燃料循环自主开发乏善可陈暴露出日本科技“应用强、基础弱”、“模仿能力强、自主开发弱”的瘸腿特征,基于核电技术军民两用特征,日本发展核电存在“双重动机”,对可转用于军事的“敏感”技术投入过多等。种种因素影响了日本核电产业对民用技术的改进完善,各种不安全因素日积月累,最终酿成大灾难。

冯昭奎在文章中写道,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和大海啸,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七级事故,至今余波未平。应该说,福岛核事故是已有先兆的危机,是偶然中的必然,存在一系列教训。诸如迷信核电“绝对安全”神话,早期核电站(特别是发生事故的福岛机组)选址过度拘泥于美国设计标准和成本因素,“多业主”核电体制分散了核电专业力量,在后处理工厂运行中只顾降低成本而忽视安全要求等。可以认为,这与战后日本核电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路径缺陷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一)美日政府共同制造核电“绝对安全”神话,促使日本核电事业迅速起步

福岛核事故发生意味着在日本盛行一时的核电“绝对安全”神话的破产,而核电“绝对安全”神话恰恰是美日政府为了在一个经历过原子弹轰炸酿成人间惨剧的日本,发展一种在技术实质上与原子弹“本是同根生”的核电产业而刻意制造出来的。

在曾经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和“第五福龙丸”事件冲击的日本,欲迈出发展核电产业的第一步,首先需要的不是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开发(因为可以依赖美国技术),而是对民众的“洗脑”。“洗脑”的主要内容就是宣传和平利用核能是如何地“美好”和“安全”,尤其是为了推进核电站建设,多向民众介绍核电的安全性,而且把安全性说到极致和绝对的程度,造就了核电“绝对安全”神话。日本的核电技术和产业要大踏步迈进,需要以核电“绝对安全”神话作为垫脚石。正如船桥洋一所说:“一些利益团体为了获得人们对核能的广泛支持而对其(核能)大肆鼓吹,我们的核工业因此陷入了‘绝对安全'的扭曲神话。这种安全神话讲久了,连编造神话的人都信以为真了。”

伴随核电“绝对安全”神话日益深入人心,1955年11月日美两国签署了《日美核能协定》,美国承诺向日本提供试验用反应堆的设计资料,并借给日本六公斤铀235浓度为20%的核材料。这对于有了预算却不知怎么花的日本核电推进派来说无异是一场及时雨。同年12月,代表保守势力的自民党与代表革新势力的社会党通力合作,推动《核能基本法》等“核能三法”迅速获得国会通过。这反映出,至少在战后一段时期,日本主要政治力量一致推动以核电为中心的核能科技和产业发展,其动机首先是着眼于以核能作为“复兴日本”、开发新型能源的强国利器。

原标题:从福岛核事故看日本的核电技术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技术查看更多>福岛核事故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