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技术国际正文

中法核能合作:“而立”之后的新开始

2014-07-10 10:48来源:中国核工业报作者:韦吉磊 王临艳 高玥关键词:核电中法合作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健全的核工业体系法律,无疑是法国核能获得民众认可的要素之一。“独立的核安全局,代表国家对核安全核辐射防护实行监督管理,旨在保护核技术利用单位从业人员、患者、公众和环境,预防核事故的发生,促进公众核信息通报工作。这让民众对这个机构没有偏见,剔除了利益顾虑。”法国核学会信息交流部主任Isabelle Jouette向记者介绍了核能独立监管的意义所在。

此外,据记者在会上所获得的信息,“多种途径和多个专业机构向公众定时、及时通报核相关信息”是法国建立核能信任最为现实的一个手段。经过多年发展,法国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核安全公众信息通报机构、研究单位和资讯部门。据了解,正是法国核安全局、法国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研究院(IRSN)、高级核安全透明与信息文员会(HCTSIN)、地方信息委员会(CLI)等核能官方机构的积极作为,构筑了法国核能的“官方声音”。其中,尤以CLI为重。法国1977年就成立第一个CLI,1981年这一机构法国核设施所在地区普遍成立,2000年建立了CLI联合会,而2006颁布的核透明和核安全法,更是加强了其力量。法国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Claude Gatignol解释道,“目前法国有38个CLI,经费由地方和国家提供,人员组成有地方民选官员代表、环保组织代表、核能企业联合会代表、技术专家等。他们有权对核设施运营单位提出质疑、组织辩论,同时授权开展独立的研究和评估,并对民众公布广泛的信息。这是公众接受的重要工具,也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对话场合。”

法国核企,“费尽心思”与民众对话

除了官方的力推,作为公众沟通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法国核能企业自身的努力,才是根本。法国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法电很早就留意民意调查,早就意识到需要与公民进行对话,而不仅仅是公司的消费者。”

而在具体的做法上,法国电力公司核工程部国际执行主任比达尔认为,获得公众认可,要做咨询、社会经济计划。“咨询,就是通过公开辩论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向公众宣传项目信息,每位居民都可以自由发表对项目的意见。同时,辩论结果向项目负责人提供,使其做出最终决定;社会经济计划,是在大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与当地部门机构协同合作,考虑基础设施投融资等,促进当地就业、扶持当地企业。法电在项目初期就参与其中,实现项目开发与当地发展计划并举。”比达尔甚至列出了具体的数据:核电站的当地员工要占到40%。

当然,实时信息沟通,比如通过互联网发布核电厂每月运营结果和环保效果,邀请民众参观核电厂、举行新闻发布会等,也是法国核能沟通最为常见的方式。而法国电力公司“最终的结论”是:核设施能否获得公众接受,主要基于早期民意调查,然后将这种沟通始终贯穿于核设施的寿命周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与公众建立信息沟通,将核电站的运营融入当地员工日常生活、社会经济支持计划,同时,时刻准备进行具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我们必须坚持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原则。”法国电力公司首席信息官Didier Witkowski说。

与法国电力公司一样,法国阿海珐集团对于与民众沟通也是“费尽心思”。其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了他们处理一起“舆情事件”的方法。该集团旗下的特利卡斯坦厂址早前曾引发饮用水污染问题,事件发生后,“阿海珐决心重新获得当地利益相关方的信任,第一步,同当地居民见面,让社区参与和社区利益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第二步,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联系,通过创建信息报告计划,让民众更多地了解经营情况,使公司离当地民众‘越来越近’,从而建立了真正的地方关系。”

原标题:中法核能合作:“而立”之后的新开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