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2014上半年锂电行业大事记盘点(上)

2014-07-17 09:42来源:OFweek锂电网关键词:比亚迪特斯拉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业界普遍认为,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长远的战略目标,过渡期间最理想的选择就是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混合的程度可以有多种,达到节油的效果也不同。混合动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是最成熟的也是最现实的节能技术,接下来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电动汽车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大规模应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会有多种动力技术并行存在,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各取所需。

董扬表示,混合动力汽车应是现阶段产业化推广的重点。一方面,当前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较为成熟,成本增加相对较少且节能效果明显,可以在成本提高10%左右的前提下节油30%左右;另一方面,它基本不改变驾驶方式,产业化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另建基础设施。另外,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系统及零部件工程化技术,为纯电动汽车发展奠定基础。

“弯道超车”不可取

对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政策上的区别对待,有观点认为,电动汽车的成本居高不下,没有高额补贴便难以发展,而混合动力汽车本身已经做到了“省钱”,无须补贴就能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混合动力核心技术主要是被日本的丰田和本田所掌握,日系车企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实现了技术的稳定和产品的产业化。而中国车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将无法回避日系车企的技术壁垒。如果在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对混合动力汽车实行高额补贴,就等于给日系车企输血,这是中国政府不愿看到的。与此对应的,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以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优势,中国有可能赢得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想弯道超车,拥有中国人自主的技术和产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不能排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曹湘洪说。

押宝纯电动车“弯道超车”,势必会影响混合动力车在国内的发展环境。而如果“超车”失败,有可能在两个领域重蹈传统汽车行业的覆辙。

“据我所知,发达国家在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领域的研究开发起步时间比我们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并不比我们差,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都尚存一定的差距。”曹湘洪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短我国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湖南科力远公司从丰田收购了其镍氢动力电池的技术。通过技术收购,掌握这项技术后,就能够为国产车提供混合动力电池。”曹湘洪告诉记者,目前科力远已经在为丰田汽车提供混合动力车所用的镍氢电池,“为什么不能让其”为我所用“呢?”

曹湘洪指出,政策上的一些支持,能够使企业的创新活力得到很大的激发。“如果国家给混合动力车适当扶持的话,相关生产单位也就敢于投入研发;而如果相关国家支持缺失,企业很容易失去开拓创新的动力。”

“应该相信我们国家有这个能力,只要下足功夫,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壁垒是可以尽快取得突破的。”曹湘洪说,无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车,从科技政策上讲,每种技术都有相应的应用前景,国家支持不应该厚此薄彼,“丰田同时研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而且氢燃料电池汽车经过了行车实验的验证,证明了其技术上的可行性,但丰田推出的是混合动力车,并很快被市场所接受。”

原标题:2014上半年锂电行业大事记盘点(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比亚迪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