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最近,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有点忙。
作为首席科学家,由他主持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非粮柴油能源植物与相关微生物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以下简称项目)很快要结题。
“这是我国首次全面而系统地对全国非粮柴油能源植物与相关微生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邢福武说,这个历时5年的项目,“把全国柴油能源植物的家底摸清了”。
摸清家底,让邢福武对全国非粮柴油能源植物的种类之多感到非常震惊。早在2011年,他的课题组就初步确定了中国的147种本土非粮柴油能源植物。这些品种一般含油率超过30%,而且产量较高,具有开发价值。
一直以来,原料是制约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巨大瓶颈,现有的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多为国外引种,产量低,不成规模。
目前,我国能源植物生产的土地利用严格坚持“不与粮争地”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一刀切”而限制了能源作物的生产,进而影响到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我国存在巨大的撂荒、闲置和污染土地,耕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这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了新的空间。
更好地利用边际土地,实现“粮食”和“能源”并举并非没有可能。而在邢福武看来,“前提条件必须是培育出适宜我们自己的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
大兴安岭的馈赠
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林区,大兴安岭给人的感觉一直是美丽而富饶的。浩瀚的林海、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在生物质柴油植物的馈赠上,大兴安岭依旧很慷慨。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郑宝江是项目参与者之一,主要负责大兴安岭地区非粮生物柴油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摸底工作。经过摸底调查,郑宝江等人发现,大兴安岭地区野生非粮生物柴油植物有123种,隶属于37科92属,占大兴安岭种子植物总数的10.1%,其中,不乏含油量高的品种。
储量之丰、分布之广,让郑宝江很惊喜。“这里的植物具有较强的抗寒和抗旱性能,这些基因将是培育能源植物新品种非常重要的种质资源。”
而在他们之前,鲜有人知道大兴安岭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宝库。
而这里只是我国生物质能源植物的一个缩影。国内究竟有多少种类的非粮生物质能源植物,具体分布在哪些区域,含油量有多高……家底不清,成为制约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
事实上,邢福武等人的项目也是对我国的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进行的首次摸家底行动。
在研究人员看来,非粮生物质能源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中,唯有生物质可生产液体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国际能源署的消息显示,到2050年,生物质能源将占世界交通运输能源需求总量的27%。而目前我国对液体燃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0%,有预测到2030年的依存度可能达到80%。然而,世界上的燃料乙醇生产大多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随着国际粮价升高以及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用粮食生产乙醇这一“与民争粮”的生物质能源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
最新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由于受粮食消耗争议的影响,2011~2013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增速放缓,维持在每年587.6亿~830亿升的水平。
为此,世界范围内,科学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以麻风树、海藻等为代表的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上。
郑宝江说,非粮生物质能源植物可以取代被日益消耗的玉米等粮食作物,真正做到“不与人争粮”。
与国外的既成规模相比,我国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的步伐才刚刚开始,即着手于“摸家底”。而我国现有的原材料,如麻风树、油莎豆、续随子等,多为国外引种,不仅品种单调,且产量低、含油率低,油品的生产成本高,且有些种子有毒,很难被老百姓接受。
品种缺失,限制了国内非粮生物质能源植物产业的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3日,河南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设计近期处理规模为2万m3/d。厂外配套污水管网DN300双壁波纹管10716米,DN1000钢筋混凝土管4068m。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4856.98万元。公告如下: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招标
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
作为行业内规模最大、覆盖产业链最全面的交流平台之一,IBS2025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3月27-28日在中国上海盛大开启,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术的碰撞,更是创新思维与商业机遇的交融。大会以‘向“新”而行向“绿”而进’为主题,现场将汇聚650+生物质能源及
各相关单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0日,南网能源公告,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董事长专题会议审议同意南网能源公司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之子公司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能昌菱公司”)和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山南电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9日,山东省科技厅等11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指出:二、重点任务(二)实施氢储生物质能创新增效行动1.氢能技术。研发高效率、长寿命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关键材料,突破海水制氢、副产氢规模化纯化技术,以及高压氢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印发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6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8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5%以上,年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左右,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突破3000万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
12月4日,由全联新能源商会精心策划并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绿色低碳供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次分论坛聚焦于“绿色·智慧——探索供热行业的未来之路”这一核心议题,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共享前沿洞见,深入研讨供热行业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创新路径与变革趋势,为行
农村能源革命的“湖北电力经验”——湖北省农村能源革命调研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齐正平)2016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提出“农村能源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农村能源
亚洲旗舰环保展——开启资源化新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行业迎来快速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5日,清陶能源总经理李铮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电池及核心材料前沿技术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公司第一代产品实际上是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在5%-15%,能量密度最大到420Wh/kg,成本可以与液态锂电池相当。第二代产品正在小试阶段,液体含量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达到400-500
俄乌冲突导致油价大涨,各国开始担忧以原油为基础的供油体系,煤制油及生物质液体能源再次受到重视。202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煤制油具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煤制油主要有两种生产路径,一种是煤加氢直接液化,再合成油品,即将煤制成煤浆,在高温、高压、催化条件下与氢气反应,通过
据外媒报道,用太阳能电池板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只是事情的一半--这些能量需要储存在某个地方供以后使用。在液流电池的情况下,存储被归结为大桶的液体。现在,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液流电池,它高效且持久。为了制造这种新设备,该团队结合了几种现有技
如何实现能源低碳?我总结为三步:第一,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辅之以节能。通过绿色发展,小幅减排二氧化碳,但这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第二,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优化互补。不能一次性完全切断化石能源,而是一步步与可再生能源互补优化,大幅减排二氧化碳;第三,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
近日,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宣告,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可以用体液中的电解质发电的“体液电池”。这标志着我们离“生物能源电池”真正问世又近了一步。科学家们希望“生物能源电池”能够靠体液或者其它人体排泄的有机化合物来发电,比如泪液和尿液等。这种电池不仅薄如纸片,而事实上它本身就是纸片。因为电池中90%的物质是植物纤维——它是传统造纸术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因而广泛存在于各种纸张及纸制品中。剩余10%物质为定向碳纳米管,它的主要作用为导电,同时由于它的存在使得这种电池呈
让我们对比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对待新能源的态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警告说:“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审视新能源发展问题,预计再过10年,将会突然发现,我们又落到别人后面了。到时候,我们即使想追也追不上了”。 这个警告并非危言耸听。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预计,2009年中国原油产量1.93亿吨,增长2.1%;石油进口量2.07亿吨,增长2.1%。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每天需进口567万吨石油才能维持社会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