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中俄能否成为最佳“能源合伙人”?

2014-09-30 09:12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孙国徽关键词:天然气项目能源合作能源供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外界普遍为俄罗斯“出路”担忧之时,谁能为其带来一线生机?

俄罗斯问题专家Bobo Lo教授曾说,能源已经成双边关系以及两国对外政策的主轴。莫斯科把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控制视作后两极时代权利映射的有效手段。对于北京而言,对能源的渴求是当务之急,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动机。

乐观来看,中俄两国能源供需格局所处的“拐点”,完全能成为两国能源战略对接的基点。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俄罗斯需要扩大石油生产,增加石油出口,保障庞大的国家开支。欧盟经济持续不振,对油气需求减少,且出于能源供应安全之需,谋求减少对俄的油气依赖,因此,俄罗斯不得不重打能源“算盘”,寻求新市场。而且,美国页岩气革命与能源独立政策的推行,很可能影响全球油气供应格局和油价,与中国建立密切油气合作,成为俄罗斯应对能源变局的不二之选。

中俄成为能源“合伙人”,拥有肥沃的土壤与深厚的根基。首先,中俄两国国土相连,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理使双方成为“好邻居”。其次,“政治热、能源冷”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好事,毕竟不是“两头冷”,良好的政治关系是开展能源合作的保障,政治互信是能源互信的根基。第三,两国的能源资源具有互利性、互补性,在实现各自发展愿景的过程中拥有许多利益契合点。

成为“能源合伙人”,底线在于“互利共赢”。忽视任何一方的利益,合作之路必不长远。然而,若互信缺失,互利无从谈起。因此,建立能源互信,达成发展共识,拟定合作路径,是中俄双方能源战略有效对接必做的功课。做好这些,中俄不一定成为最佳“能源合伙人”,但一定会是最适合彼此的“能源合伙人”。

原标题:中俄能否成为最佳“能源合伙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项目查看更多>能源合作查看更多>能源供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