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山西深化煤电体制改革 用清洁煤“点亮全国一半的灯”

2014-10-15 10:37来源:新华社作者:于振海、吕晓宇关键词:煤电联营低热值煤发电电力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让“污染的煤”变成“科技煤、清洁煤”

当前,生态文明成为国家立足政治高度的战略抉择。对传统能源实施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的现实选择。山西把“清洁烧煤”作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以科技手段支撑煤转电、高端循环、固废利用,“污染的煤”装进“科技的筐子”,变成“科技煤、清洁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几十年来,我国“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煤炭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运到东部地区,仅山西就有30多万辆卡车长年奔走于西煤东运的路上。这种运输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石油,而且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和公路损耗。

依托特高压技术,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是转变煤炭利用方式的有效途径。山西省电力公司资料显示,1000千伏山西至湖北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运行的交流特高压工程,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工程投运5年,累计外送电量相当于减少标煤运输近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10万多吨。

变输煤为输电成为山西新的战略取向。去年全省外送电79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运输2400万吨。同时,山西所有燃煤电厂率先建成烟气脱硫设施。

“北京平均每5盏灯,就有一盏是朔州点亮的。”山西省朔州市经信委副主任高钥介绍,朔州市是京津唐地区的电力输送基地,采煤、发电每年排放粉煤灰等废弃物近5000万吨,历年堆弃的粉煤灰达1.8亿吨,堆弃、自燃造成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排放。

废弃物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科技助推“点废成金”,发展理念的转变源于科技的创新。

朔州市通过科技手段把废弃物变成了新资源。朔州市与16所高校合作研发废弃物利用技术,取得14项专利,建成80多家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每年2200多万吨废弃物变成新材料、化工产品等。这项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0%左右,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曾经被丢弃的煤矸石、高硫煤成为工业原料。山西潞安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自主研发的煤基合成油技术使“臭煤变成香煤”。这项技术用高硫煤生产出清洁柴油和高端化工产品,盘活潞安集团上百亿吨的高硫煤资源。

煤层气俗称“瓦斯”,依附于煤层之中,是煤矿安全的祸首,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煤层气是高效清洁的能源,1立方米纯煤层气热值相当于1.22千克标准煤、1.13千克汽油。我国煤层气储量约30万亿立方米,居全球第三。山西煤层气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由于煤权、气权分置以及技术滞后等因素,大量煤层气被烧掉或直接排放,造成空气污染、资源浪费。

山西是国内最大的煤层气利用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和矿权审批体制,煤层气矿权由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山西境内不少煤层气权由央企所有,煤炭矿权归山西省属及地方企业所有,气权与煤权长期分置导致煤层气难以更大规模开发利用。

去年,国家相关部门同意山西开展煤层气矿权两级管理试点前期工作。山西提出“煤层气20条”政策,深化矿权管理改革,鼓励不同性质企业参与竞争,通过支持设立民间煤层气创投基金等多方措施,实施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开发,从根本上解决煤层气矿权和煤炭矿权分置、重叠问题。

山西晋煤集团建成煤层气开发技术研发体系,拥有煤层气方面国家专利120多项,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基地。煤层气广泛用于发电、汽车、生活等领域。近五年来,晋煤集团累计利用煤层气6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9000万吨,累计获得碳减排收益5亿多元,“煤矿杀手”变身清洁能源。

原标题:用科技煤清洁煤“点亮全国一半的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联营查看更多>低热值煤发电查看更多>电力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