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中国碳峰悬念

2014-11-24 12:14来源:财新《新世纪》作者:孔令钰关键词:碳排放燃煤发电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达峰的成败与否,取决于经济、能源结构在未来十几年内能否转型成功

2014年11月2日, 环保部督查组在河北省邢台市长红玻璃有限公司检查限产落实情况。邓佳/CFP

中美共同推动全球气候谈判

全球瞩目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下称《声明》)正式发布。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的2030年气候目标,均收获大量好评,原因主要在于:积极。

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减排力度与2020年之前相比翻了倍。

中国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二是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中国的第一个目标,让全球气候领域长期以来最大悬念之一——最大碳排放国的年度碳排放量何时停止增长并开始下降——有了答案,且比外部测算提前了十年左右。

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指出,无论是美方目标还是中方目标的提出,都是经过多个智囊团队论证和测算得出的,绝非“拍脑袋拍出来的”。

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一位权威学者分析,中国两个目标其实高度相关,相辅相成:第二目标即新能源目标,是实现第一个目标的保障;第一个目标也会促成第二个目标的实现。

让公众好奇的是,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十几年经济和社会的两个新气候目标,到底是如何确定出来的?其实现的难度到底多大?

达峰为何是2030年

碳排放峰值,指一个经济体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最大年排放值。峰值意味着该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进入一个平台期,而后下降。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碳排放陆续达到峰值。其中,欧洲主要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陆续达峰,美国、日本在2005年后达峰。发达国家达峰时的共同点是实现了后工业化,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速一般不高于3%,没有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扩张,第三产业占比约70%以上。

二氧化碳的年排放总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来表示:GDP(国内生产总值)乘以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近十年来,中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约四分之一,其中新增碳排放占全球约60%。因此,中国碳排放何时达到峰值,对全球碳减排大局来说,关系重大。近年,不少发达国家一直就此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尽早承诺达峰时间。

“这就是一个GDP总量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乘法。但是中国的GDP一直在增长,如果你想让温室气体排放停止增长,那么单位GDP碳排放的下降率,一定要大于GDP的增长率。”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向财新记者分析。

滕飞主要研究气候变化国际政策与国内政策、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及能源经济学等,自2007年至今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还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作者。

2014年公布的IPCC第五次报告指出,如果要实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目标(指将全球温度升高幅度控制在2度以内),全球碳排放需要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30年通过减排实现与2010年持平到减少40%(区间),到2050年需比2010年减排40%-70%(区间)。最后,到本世纪末,全球实现零排放。

原标题:中国碳峰悬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