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中国碳峰悬念

2014-11-24 12:14来源:财新《新世纪》作者:孔令钰关键词:碳排放燃煤发电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达峰路难行

在2014年11月初发布的中国社科院最新版《气候变化绿皮书》中,该课题组也提出中国碳排放峰值有可能在2030年之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并从工业化、城镇化、能源、人口和消费需求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预测,由于基础数据选择、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同,得出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比如滕飞认为,在建筑、交通领域,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在2040年之前相关排放不会达峰。

尽管学界对碳排放峰值的分析模型各有出入,但可以确定的是,以现有减排能力、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碳排放在2030年达峰是一个较乐观的看法。

滕飞告诉财新记者,2030年达峰的前提是,有多少办法、有多大力度都得用上。“同时你还要寄望于,经济增长不会超预期发展,像现在7%、8%的发展速度,如果持续到2030年,那么你把能想的都用上,也达不到峰值。”

何建坤分析,现在距2030年还有三个五年规划,相关部门会根据达峰目标,分步落实到每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们制定的相关目标有三个,分别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6%,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17%,以及非化石能源比例到2015年达到11.4%。每个五年规划都有这个目标的话,叠加起来就瞄准达峰来实现,比如非化石能源,到2015年是11.4%,到2020年是15%,‘十四五’规划还要制定2025年的目标。”

何建坤认为,“十三五”之后,可能要引入总量控制,特别是煤炭消费总量,“可再生能源,像核能、太阳能,也都有单项的五年规划,比如核电装机到2020年可能要到5800万千瓦,这个是要落实到具体厂址的,现在必须动工。”

“再一点,能源价格和体制改革,比如煤炭价格较低,但外部成本高,要通过资源税、碳税将其对人的健康损害、环境污染体现出来。还要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现在仅是在两省五市有试点。”

此外,推动气候变化立法,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技术创新,也是学界业界呼吁多年的举措。

“前段时间,我们风电发多了,就弃风,水电发多了,就弃水。一是因为电网消纳能力不够,二是体制有问题,本来应该停煤电,但因为体制原因、利益博弈,却停水电。”何建坤认为,将来一是发展智能电网,二是要发展分布式电网,可再生能源就地采集、转化和利用,而化石能源则起调峰和保障功能。

而在当前,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并不成熟。滕飞认为,解决思路有很多,比如电动车发展迅速的话,未来电动车可能成为家庭能源中心,实现移峰填谷,此外,2030年之后储能技术也会相对成熟。

此次《声明》发表的意义之一,便是通过设立“倒逼”目标,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催生相应的技术创新。

滕飞则认为,“倒逼”这个提法仍偏传统,“我个人倾向于更主动的观点,中国应该认识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像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如果中国经济要保证持续稳定增长,那么必须要在新兴产业里,找到能够向产业链上游移动的点。你应该做这个趋势的推动者,而不是追随者。”

一个好的动向是,《声明》公布一周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该行动计划显有呼应目标之意,再次强调推进能源消费革命,降低煤炭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原标题:中国碳峰悬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