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中国碳峰悬念

2014-11-24 12:14来源:财新《新世纪》作者:孔令钰关键词:碳排放燃煤发电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学者普遍认为,20%的非化石能源的实现,事实上意味着中国要进行一场能源革命。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20%左右,相较于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夕提出的2020年占比15%的目标,又提高了5个百分点。

据普遍预测,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60亿吨标(准)煤。20%,意味着203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2亿吨标煤。

何建坤现任国家气象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并作为中国代表团专家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何建坤通过多种对比意图形象地说明实现“20%”的难度。

——中国2013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约2.68亿吨标煤,要达标,意味着17年间中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量增长4倍多,要新建8亿到10亿千瓦的非化石能源电站装机量。“这相当于美国现在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

——中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48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比15%意味着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约为7亿吨标煤,这相当于整个日本的能源消费总量。

——从2020年至2030年的十年间,中国需要新增5亿吨左右的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增幅超过70%。

——“中国现在的电力装机为12亿千瓦左右,煤电约占70%-80%。就是说,中国未来17年间新增的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相当于现在全国的煤电装机量。”

以美国的清洁电力计划为参照,美国到2030年时,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要下降30%,“如果它也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的话,只要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新建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而中国是8亿到10亿千瓦,是美国的4倍到5倍,比他们难得多。”何建坤告诉财新记者。

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发达国家降低碳排放的主要举措。而在中国,这条道路更显迫切,原因在于,这也是治理雾霾的根本之策。

“‘APEC蓝’的实现,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好多工厂关了,汽车停了,化石能源消费减下去,就见效了。”何建坤告诉财新记者,如果仅着眼于末端治理,依靠烧煤、烧汽油时上减排设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何建坤指出,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认识到,就是2030年时,中国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并非同时达峰。按照现有思路设计,在2030年左右,中国的碳排放达到峰值,但能源消费仍将增长。预计203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国每年仍需新增相当于1亿吨标煤的非化石能源消费量。

原标题:中国碳峰悬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