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中国碳峰悬念

2014-11-24 12:14来源:财新《新世纪》作者:孔令钰关键词:碳排放燃煤发电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碳排放峰值既已提出,中国何时达峰的问题,就更自然地摆到了桌面上。全球都在等着中国的回答。

滕飞介绍,国内学界对于中国碳排放达峰时间,争论其实很大。碳排放总量取决于GDP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这两个指标。各方争论的最大焦点是中国GDP的增幅。对增幅预测不同,得出的峰值时间就不同。

对于第二个指标,国内学术团队其实争议并不大。多数研究认为,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率可达到4%-4.5%。争议不大的原因,是中国“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每年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均约4%。如果未来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4%-4.5%下降率有望实现。

但对第一个指标即GDP增幅的预测,各个学术团队难以取得一致。在过去30年间,中国创造了年均约10%的GDP增长奇迹。未来十几年将如何?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未来20年,中国仍可以保持8%的经济增速,但也有众多国内外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速低于4%。

滕飞说:“如果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能很快从8%左右回落到3%-4%,那就会得出2025年甚至2020年达峰的结论。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还能持续30年,那么就会得出2040年、2045年之后才有可能达峰的结论。”

那么此次中国作出2030年左右达峰的承诺,预估的GDP增幅是怎样的呢?滕飞介绍,此次中国对2030年的GDP增速采用了4%-5%的预测值。

这与多数学者的研究相符。“现在的国内研究,多数认为在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还会维持7%-8%的增速。然后逐渐回落,到2030年左右为4%-5%。”

“20%”与能源革命

20%,这个百分率在未来十几年,将与中国能源革命紧紧挂钩。

为什么中国要作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承诺。20%目标经过了反复测算,是为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中的另一个变量即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预期下降率做准备的。

自2005年至今,“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每年下降约4%。“这是通过关停大量小机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的,这个潜力基本上已经挖干净了,关完也就没了。未来想继续维持4%,不经过额外努力,是不可能的。”滕飞说。

滕飞告诉财新记者,据清华大学中国与新气候经济课题组的研究,如果要在2030年达峰,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年平均下降率需要达到4.5%左右,而现有减排措施,仅能将未来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率维持在3%左右。

怎么做到4.5%?怎么挖掘减排潜力?答案只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最终解决问题,落实在控制煤炭能源,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上。经过测算,如果非化石能源由现在的约10%的比重上升至20%左右,4.5%的下降率就可以实现。

原标题:中国碳峰悬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