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梳理·展望】中国核电的2014、2015

2015-01-07 08:4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华龙一号核电核电重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恢复建设 迎接重启

一边建设、投产,一边等待,2014年中国核电的建设状态在恢复中略显疲软。

福岛核事故后恢复正常建设以来,国内先后开工建设7台新机组,但作为事故前国务院已审批核准的项目,这些机组并没有真正拉开核电重启大幕。2014年全国“两会”,核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从之后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沿海核电重启口令由“适时”变为“抓紧”,但“零的突破”始终未来临,接力棒交到了2015年手里。

2014年共有5台机组投产,分别为:阳江1号机组、宁德2号机组、红沿河2号机组、福清1号机组和方家山1号机组。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至此增至22台,总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达到2029.658万千瓦,在建26台机组,约2800万千瓦。投产高峰的出现,说明“十一五”期间开建的机组陆续商运已经来临,而在建规模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

按最新规划,到2020年在运机组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预期没有变化。以此计算,从2015年到2020年六年时间要新建4000万千瓦,即每年平均开工6台左右核电机组。所以,2015年既是“破冰年”,又是重启后的首个高峰,包括红沿河二期、CAP1400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等在内的项目眼下万事俱备,只等开工,这三个项目已经保证了今年5台机组的开工量,如还有其他项目能够加入,开头真心不错。

三年多来,中国政府和核电行业以安全为核心,理性回归、反馈经验、改进升级,对30多年的核电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视、总结,践行守护核安全。2014年的谨慎重启,一方面在于原本批量化建设的AP1000机型,因示范工程工期问题,后续一批项目选用什么机型、何时开工,争议不断;另一方面,尽管高层不断敦促和发令,但主管部门迟迟没有践行,被业界看成是“行动迟缓、办事不利”,机型问题不至于一台都不开工,其中缘由自然引来各种揣测。

原标题:变革路口 迎新破冰——梳理·展望中国核电的2014、201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重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