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新电改下的电力新机遇:电厂的快速粗放式发展不再适用

2015-04-02 10:22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时家林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结构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2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逐步建立,改革红利和企业活力得到激发。2002年到2014年12年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从3.6亿千瓦和1.65万亿千瓦时涨到13.6亿千瓦和5.5万亿千瓦时,高峰期年投产达到1.1亿千瓦,年均增长11.5%,电煤消耗量也从约4.8亿吨标煤增加到12.5亿吨;电源发展的同时,电网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特高压得到发展,输送能力、可靠性及跨区输电能力大幅提高。电力从限电拉路为常态到实现供需平衡,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0多年来,电力的快速粗放式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污染问题,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煤电一直占70%左右,总量大,污染严重。目前我国的环境容量已经饱和,雾霾问题影响极大,而巨量的煤电排放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虽然近些年,煤电排放标准大幅提升,也采取了各种环保措施减排,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采取就地平衡的方式,电源点布局小而散,效率低,对地 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据统计,目前长三角地区沿长江平均30公里一个电厂,从南京到镇江平均10公里一个电厂,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需求。

尽管我国装机总量已经很大,但人均年耗电量约4000千瓦时,仅相当于欧洲和日本的一半,美国的四分之一,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今后一段时期电力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按年均增长5%保守估计,到2025年我国装机还将增加约10亿千瓦,按照当前的电力结构,届时每年还将增加电煤消耗约9亿吨,这对环境问题将是雪上加霜,不可承受。

当前,电力改革进入新阶段,国家发布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9号文件,如果说前一轮改革是解决了供需矛盾,那么这一轮的改革则是从顶层设计入手,健全完善电力市场体系,以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效率。新一轮改革将给电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调整电力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也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

一、调结构,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我国的传统化石能源以煤为主,2014年煤电、油电和气电分别占总发电量的73.1%、0.9%和2.8%,而美国2010年的数据是45.5%、1.2%、22.9%;日本是26.8%、8.8%、27.4%;世界平均水平是40.5%、5.1%和21.5%,我国的煤电比重明显过大,而油气的比重偏低,这种结构是根据我国的资源条件自然形成的。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而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4%和49.5%,对外依存度极高,已经达到了59.5%和32.2%,而且趋势还将继续扩大。这些现实情况,使得我国的电力结构调整,难以像部分发达国家一样大规模发展油电、气电来替代煤电,煤电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电力的主力,必须持续推进煤电清洁化,同时大力推动非化石清洁能源发展。

当前能够形成规模的清洁能源,主要有水电、风电、光伏和核电等。近年来,我国的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得到 了快速发展,规模已经世界领先,但水、风、光等受地理资源条件限制,开发规模有限,又因其电力品质特性和经济性等原因,难以成为能源主力。而核电作为清洁、高效和成熟的能源形式,一直是世界能源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在美国、日本及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分别占到了19.9%、26.9%和13.5%,与气电比例相当。核电的特点是布置灵活、容量大、运行稳定,相同容量的核电年发电量约是水电的2倍、风电的4倍、光伏的6倍,经济性也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近年来,核电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引进的AP1000及自主创新的CAP1400等三代核电技术,安全性得到了数量级的提高,再加上核燃料供应、后处理等上下游产业链,都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核电在我国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基础。但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我国的核电发展相对较慢,2014年底,核电装机2030万千瓦,发电比重仅占全国的2.29%,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原标题:国核技时家林:调结构转方式加快电力转型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电力结构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