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聚焦】透过人均GDP看人均用电量规律

2015-04-15 09:25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孙祥栋关键词:人均用电量电力发展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理论及世界经验表明,电力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显著关系。电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消除人口增长或减少因素后的人均用电量是刻画国家电力消费水平的科学指标。

2013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到3936 千瓦时,比上年增加260千瓦时。2005年以来,我国人均用电量实现年均增长10%。分区域来看,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用电水平最高,达4958千瓦时,西部地区次之,人均用电量为3846千瓦时,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3196千瓦时和2849千瓦时。横向比较表明,我国人均用电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在2012年世界139个国家(地区)人均用电量排序中,中国排名第61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7倍,但仅为加拿大的22.3%,美国的26.8%,韩国的33.6%,日本的4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国家地理面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各异,仅仅比较在相同时点我国与其他国家人均用电量绝对值以把握中国电力消费趋势的做法是不全面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把握中国人均用电规律需要新思路和新方法。

研究认为,人均电力消费与人均GDP之间显现出一种被拉长的“S”型曲线规律。即从农业社会人均电耗的低水平过渡到工业化进程中的快速增长,最后到后工业化趋于平稳,构成拉长的“S”曲线。在农业社会阶段,柴草等生物质能是社会生产、人们生活的主要能源,人均用电量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增速低于人均GDP的增速;工业化阶段,伴随着内燃机、电力两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均用电量大幅攀升,增速远高于人均GDP的增速;后工业化时代,生产、生活用电逐步得到满足,人均用电量体现出低速上涨的特征,增速重新回落。

而另外一些工业化国家或正在步入工业化过程的国家中,人均电力消费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出一种线性的关系,其实质是这种线性的增长模式仅仅是拉长的“S”型曲线前端的近线性部分。因此,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伴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均用电量“只增不降”,但是人均用电量的增速却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即在一个地区人均GDP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均用电量是先缓慢增加、接着快速增加、最后趋于稳定的。

2000年到2013年的国内数据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整体而言,当人均GDP达到8.5万元人民币左右时,人均用电量将会趋于平稳,峰值为6500千瓦时左右。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3.75万元人民币,人均用电量仅为3936千瓦时,仍处在用电较快增长阶段,即使是我国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2013年的人均GDP和人均用电量分别为5.85万元人民币和4958千瓦时,距离我们估算的“稳定”人均用电量仍有较大差距。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般情况”对平均水平的估计,如果考虑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以及各个省份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温度差异,情况则要复杂很多。如2007年以来,宁夏自治区的人均用电量均在7000千瓦时以上,且逐年递增,于2011年超过1万千瓦时大关,但其人均GDP虽然逐年递增,2013年也仅为3.47万元人民币,这与宁夏自治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通道,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区域布局趋于优化。伴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升,预计人均用电水平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如果考虑到未来电动汽车等技术取得快速突破并广泛应用,人均电力消费的“稳定点”将会大幅提升,人均用电水平则将进一步快速增长。此外,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节能节电措施的不断推进,高耗能省份人均用电增速将会减缓,并逐渐向全国平均水平靠拢。

原标题:透过人均GDP把握人均用电量规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人均用电量查看更多>电力发展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