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报道正文

2014年全球锂电池产业规模达249亿美元 同增12%

2015-04-23 18:29来源:中国电子报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锂离子电池企业呈现两种发展状态:以动力型电池为主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以消费型电池为主的企业普遍出现下滑。全球企业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三星SDI位居首位,LGChem和松下继续位列全球第二、第三,与三星SDI的差距在缩小,索尼和ATL依次位列第四、第五,两者差距甚小。相较而言,我国企业格局变动较大,排名首位的是比亚迪,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在拉大,天津力神仍然位居次席,但2014年业绩下滑,与后面的差距在缩小,光宇国际和海特电子分别位居三、四名,2013年还位居第五的深圳比克2014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而2013年位居第六的海霸则宣布破产。

2014年,在电动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201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投融资行为十分活跃,主要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参与,投资规模明显扩大。特斯拉、三星SDI、LGChem、松下、波士顿电池等国际巨头纷纷投入巨资,中国成为诸多国家巨头的布局重点。

同时,在电动汽车产量井喷式增长的带动下以及各方关注和炒作下,2014年国内锂离子电池投资热情迸发,不管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亦或者是行业外的企业,大家纷纷采取投资建厂、兼并购等多种方式,投身于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大潮中。2014年锂离子电池全行业投资金额(合同金额)愈千亿元,超过了2012年与2013年的总和。位居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前三的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都积极扩大产能,多地布局,而多氟多、猛狮科技等企业也在加紧上马新的动力电池生产线。配套企业不甘落后,正极材料骨干企业杉杉股份和天津巴莫、负极材料龙头企业中国宝安、电解液龙头企业天赐材料和江苏国泰均准备或已经开始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开始跟风而上,万向集团、洪桥集团、众和股份、鑫科材料等企业则通过收购方式进军锂离子电池领域,加快布局锂电。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出现“井喷”。在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之后,相关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落实措施,大大加速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极大地刺激了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同时,为了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保障锂离子电池产品安全性和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协会、企业、研究机构及行业专家研究起草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投资规模快速扩大,但同时存在着三大隐患:一是动力电池性能不足难以满足电动汽车需求;二是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危机显现;三是行业三角债危机加重造成行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疲软态势,消费电子产品将继续在高基数上保持低速增长,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增速步入低速增长新常态;各国刺激政策的存在尤其是中国要实现2015年50万辆推广目标,将使电动汽车和锂电自行车持续快速增长,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整体看,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280亿美元,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将达到850亿元,增速均较2014年有所上升。

结合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赛迪智库建议从四个方面推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二是强化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三是坚持从严控制,加强事前、事后管理;四是创新方式方法,培育多元化商业模式。

原标题:2014年全球锂电池产业规模达249亿美元 同增1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