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 2050年也不可能成为电力饱和点
前面介绍的关于电力饱和点的预测,认为中国电力的饱和点在2040年至2050年;但不少预测资料认为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仍占较大比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还未完成,所以,2050年也不可能成为电力饱和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2013年4月预测,我国2050年需电力装机容量49亿千瓦,年发电量16.3万亿千瓦时,化石能源电力占比 55.8%,非化石能能源电力占比44.2%。开发银行专家吴敬儒2014年4月预测,我国2050年需电力装机容量41.5亿千瓦,年发电量13.3万亿千瓦时,化石能源电力占比49%,非化石能能源电力占比51%。按这两个预测,我国2050年化石能源电力还有50%左右,说明2050年绿色低碳转型远未完成。
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与丹麦共同研究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提出到2050 年,电力供应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86%,所以化石能源发电只占9%,核电占比5%;如此低的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能否满足火电为新能源调峰、调频和备用之需?如此低的核电占比,能否满足2050年的用电量需求?按照“路线图2050”计算,2050年全国装机容量约为36.7 亿千瓦,年发电量为6.39万亿千瓦,只及王志轩预测的74.9%和39.2%,特别是装机容量中35亿千瓦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发电量极少,显然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都不可能满足2050年的需要。按照“路线图2050”的要求来看,估计一次能源中化石能源仍占33.5%,非化石能源电力占 54.6%,非化石能源非电力占12%,化石能源仍占相当大的比重。按“路线图2050”的安排,2050年不可能是电力的饱和点,而是会出现严重的缺能、缺电局面。(具体数字见附表)。
“路线图2050”出现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混淆了一次能源平衡和终端消费时,非燃料电力换算标准。1991年原能源部和国家统计局在水电和其他非燃料能源(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电力等非化石能源电力)在能源平衡表中的热值换算出现了不同意见,为此两部、局委托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和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水电和其他非燃料能源在能源平衡中的热值换算问题的研究”,结论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无论采用等价热值法,还是采用热功当量法,各有利弊。编制能源平衡表的目的在于为全国的能源平衡工作提供监督手段,为能源供求平衡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节能管理工作。因此,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既要满足宏观能源平衡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能源平衡和能源节约及管理的需要。在能源平衡表中仅用等价热值法或热功当量法折算水电和其他非燃料电力的热值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因此,我们建议在编制全国能源平衡标准量表时,同时采用两套方法计算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标准量。在进行宏观的一次能源平衡时使用等价热值法,在对终端能源消费进行评价时使用热功当量法。“路线图2050”的错误在于在终端能源消费进行评价时,对非燃料能源采用了等热值法换算。
5结语
关于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电力饱和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电力饱和点不仅取决于电力本身的增长规律,还要受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的影响,即用电力替代煤炭和石油。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原来预测2030年或 2040-2050年出现的电力饱和点是不可能的,2030年出现化石能源的饱和点是可能的,但电力饱和点应在化石能源饱和点之后。
2、电力饱和点模糊不清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的模糊不清。低碳绿色转型提倡了几十年,现在还是以煤为主。以煤电为主,虽然提出了以天然气代煤、代油,加强用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去替代煤炭和石油,但究竟孰重孰轻?什么模式?多少年完成转型,仍是未知数。所以在能源和电力需求预测中要加强绿色、低碳转型的预测。
3、能源低碳绿色转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空前绝后的事业。新能源电力的间歇性、随机性不是简单设定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重可以解决的,如丹麦、德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超过最小负荷和最大负荷的时候,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超过30%的时候,难题就必然出现,一些国家从电以来从未出现过负电价。为新能源电力服务的承担调峰、调频和备用作用的火力发电厂利用小时数越来越低,起停越来越频繁,上网电价越来越低,当他们维持不下去要关门的时间,新能源电力还能不能正常运行?所以低碳绿色转型决不是定一个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和发电量,而是要研究整个电力系统相关方面的协调配合。
4、电力的两种折算方法,可能有些生疏。能源的品种繁多,但为了衡量能源消耗多少,得把各种能源加在一起算总账。石油、煤炭单位是吨,但石油、煤炭品质有差异,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单位是立方米,发热量也有差异,电的单位是千瓦时,如何汇总?国际上采用吨标煤或吨标油,规定了各种能源折算为标煤、标油的办法。电力的折算办法有两种,在进行宏观一次能源平衡时使用等价热值法,在对终端能源消费进行评价时使用热功当量法。
我们平常所说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如2020年为15%,2030年为20%,这中间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折算用等价热值法,我们平常所说的终端能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电力的折算用热功当量法。电力是所有能源中最干净的能源,这样折算有点不太公平,但这是国际组织和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办法,暂时只能如此。
5、饱和点能否早日出现,全靠我们的努力。饱和点能否早日出现,关键在于绿色低碳转型能否早日实现,而能否快速转型则取决于替代能源和被替代能源的条件,现在的问题是替代能源(特别是新能源电力)比被替代的煤炭贵。美国天然气比煤炭便宜,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很容易实现,欧洲要替代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天然气比石油便宜,替代石油没有问题。我们的天然气、电力都比煤炭贵,而要被替代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因此能源的低碳、绿色转型难度很大。丹尼尔˙耶金说:“很多国家从政策层面扶持新能源产业。例如在中国,用煤发电较多,而新能源也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按理说新能源与煤的竞争关系比较密切。这两年煤价已经下跌一半左右,但新能源投资并没有下降,反而供给量还在大幅增加。”中国如果想早日达到电力饱和点,早日完成低碳绿色的转型,还得着力培育“规模供应、技术过硬、经济可行、设施配套”的合格替代能源,目前所谓的替代能源的形态无一满足,良好的商业形态更是远未建立,奢谈饱和点、奢谈转型是毫无意义的。
(作者系原能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注:1、本表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中所规定的2050年化石能源电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指标计算得出。引自《中国能源报》2014年12月22日2版。
2、可再生能源电力中,风电、太阳能指标是路线图确定的,水电是按路线图规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补充的,4亿千瓦,1.4万亿千瓦时不能再多,故此处水电为常规水电,不包括抽水蓄能。由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已满,不能再加生物质能发电,此处生物质能电力暂缺。
3、化石能源电力和核电根据路线图设定的比重计算得出。
4、非化石能源非电力部分是否有生物质能制石油、其他液体能源、气体能源,不清楚,如有应与电力一样分别按等价热值法、热功当量法分别计算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
5、一次能源电力按等价热值法,每千瓦时电量按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00克计算得出。终端能源数量电力按电力的热功当量,每千瓦时860千卡折算为122.8克计算得出。
扫描关注北极星电力网微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目从前期精心规划的蓝图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成都市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16日21时26分,成都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达2213万千瓦。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力可靠供应,成都市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了解,装机规模10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20万千瓦的电网侧储能等资源实现顶峰出力。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用电需求激增。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截至7月17日中午,重庆电网负荷攀升至285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保供形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公司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依托电力大数据提前分析负荷特性,结合气象信息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信息显示,7月14日11时46分,河北南部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230.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夏季最大负荷增长26.3万千瓦。据了解,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28座主力电厂编制“一机一策”顶峰保供方案,与146家自备电厂签订增发保供协议。同时,通过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浙江绍兴强化电力气象精准服务保障迎峰度夏安全运行,聚焦新型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气象“数据要素×”潜能,联合电力部门研发日照时长和辐射强度预测产品,助力光伏发电资源最大化利用。近期,创新推出光伏资源优化互补预测专业气象服务,为电力部门提供次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7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日发电量达40.7亿千瓦时,较去年迎峰度夏期间提前8天突破40亿千瓦时大关,月累发电量同比增长9.2%。其中,光伏发电量达3.02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7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打破历史最高纪录,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
“苏超”火出圈,场均超万人观赛、跨城客群激增,正全面带旺城市的“夜经济”。直观的用电数据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以来,作为“夜经济”的核心领域,全省餐饮、综合零售、室内娱乐三大行业表现尤为亮眼,每日18时至22时的4个小时内,用电量突破10.5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发挥派出机构牵头作用,全力助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完成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通
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3.有降碳刚性需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