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市场正文

【图文】聚焦新电改:你不能不知的五大方面

2015-05-12 08:0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企业输配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解 读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让市场主体获得红利—访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

Q  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A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我国能源资源高效可靠配置的战略选择 ;是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客观要求。

Q  为什么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必须在充分考虑国情及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进行?

A  纵观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的历程,各国改革的模式、路径与本国的经济体制、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电力工业发展历程等密切相关,不存在某一固定模式。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格局和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等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只能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Q  为什么说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是深化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合理选择?

A  管住中间是指对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确保电网公平开放、市场公平交易,并更好地实现电网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电网规模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放开两头是指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价格由市场形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符合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也是兼顾市场手段和政府作用在电力行业发挥功能的最佳方式。

Q  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是?

A  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 ;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 ;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Q  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步骤是?

A  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各方共识的基础上有序、有效、稳妥推进。一是方案出台后,积极研究制定改革相关的各项配套政策 ;二是制定改革试点方案,防范改革风险 ;三是在电价改革、市场体系、售电侧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投资和新能源发展等方面,通过试点推进,逐步探索改革实施的道路。

Q  参与改革的市场主体能获得什么红利?

A  一是发电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增强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发电量和收入利润;二是电网企业将改变传统赢利模式,通过重新定位电网功能和电网收益机制,使得电网企业管理目标更加清晰,更加注重提高效率 ;三是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售电领域和新增配电领域,将给其带来新的潜在盈利机会 ;四是通过竞争机制的建立激发电网企业降本增效,充分保障用户的权益 ;五是电力用户用电更加便利,工业和商业电力用户拥有自主选择权,增强了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带动供电服务质量的改善,用户权益可以得到更好保障。(本文摘自新华网)

新电改带给热电哪些期待

文/刘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5]9号)(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引起广泛热议,也出现各类解读。热电行业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 2013年底,我国热电联产年供热量 324128万吉焦;6兆瓦及以上热电联产装机已达 25182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 29.1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 20.3%,位居世界第一。在本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热电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 ,或者说电改对热电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现就《意见》实施后,对上述问题简略探讨如下。

1. 热电企业发电直供将成为现实

当前我国很多热电联产机组建在热负荷的中心,许多工业园区内均建设了热电机组 ,这些机组与热用户仅有一墙之隔,且热电厂的上网电量可以就近消化。因此,应加快推进大用户直供电 ,不仅可以减少电网输、变电工程费用 ,而且可降低电网线损率 ,既省钱又安全 ,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意见》提出 :“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交易。有序探索对符合准入标准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赋予自主选择权 , 确认交易对象、电量和价格,按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格向电网企业支付相应的过网费,直接洽谈合同,实现多方直接交易。”“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

可以想见,热电企业相比发电企业而言更具发电直供的优势。

2. 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倒逼热电企业加快技改步伐热电企业特别是以供热为主的热电企业虽然节能环保 ,但在财务成本,环保成本,煤炭成本,设备利用率和电价补贴等方面与大型凝汽火电厂尚存在一些差距。

《意见》提出 :“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合理确定生物质能发电补贴标准。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用户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这意味着热电企业要在售电市场上竞争 ,除坚持“以热定电”原则 ,努力提高热电比以提高效率外 ,更要加快技术革新和进步,进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3. 热电行业进一步规范将明确界定各类技术标准

热电联产机组是目前我国城市主要的集中供热基础设施,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使节约用地效益提高,对不同煤种适应性强。另外 ,热电冷联供系统可独立于电网运行 ,也可与电网构成电力供应联合体 ,大大增强用户电力供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各地对热电联产节能原理不了解 ,加之对此前一些文件精神理解偏差 ,往往将机组发电容量大小作为界定热电联产机组与“小火电”的标准 ,进而受到了“关停”等多种不公正待遇。

《意见》指出 :“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按照接入电压等级、能耗水平、排放水平、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差别化政策等确定并公布可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准入标准。参与直接交易企业的单位能耗、环保排放均应达到国家标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产品和工艺属于淘汰类的企业不得参与直接交易。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制度,支持节能环保高效特别是超低排放机组通过直接交易和科学调度多发电。”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突出体现热电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 ,而且对科学界定热电机组各类技术指标和标准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4. 自备热电企业将进一步规范

热电企业因供热用户不同,分为公用热电厂和自备热电厂,自备热电厂绝大多数为工业热负荷自用汽单位。自备热电项目在形式上有些是独立法人,有些是集团内部的供热或供能中心 ;同时,用能单位涉及领域较多,分布于机械、造纸、橡胶、化工等多个行业,在这些行业单位投资项目时,供热或供能中心作为辅助支持系统全部或部分取得了批复 /核准手续 ;加之长期以来热电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不明确,管理职能分散,产业监管弱化等多种原因,导致自备热电企业在手续、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

《意见》指出 :“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监督管理。规范自备电厂准入标准,自备电厂的建设和运行应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和电力规划布局要求”,“完善和规范余热、余压、余气、瓦斯抽排等资源综合利用类自备电厂相关支持政策。规范现有自备电厂成为合格市场主体,允许在公平承担发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条件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随着《意见》的实施及相关配套细则的陆续出台,期望自备热电企业上述问题逐步改善。

5. 热电联产规划应起更好指导作用

国家要求纳入区域装机容量的抽凝燃煤热电联产工程要编制热电联产规划,有些省级环保厅也要求将热电联产规划作为背压热电机组《环评批复》的前置条件。由于《热电联产规划范本》迟迟未下发,各编制单位均根据自己的意愿编制,其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未从当地的能源需求与来源出发,仅考虑缺电因素 ;为上项目而搞规划 ;未按要求做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的方案比较 ;只考虑上热电项目,对垃圾发电、生物质能源,热泵、沼气、太阳能等未论述 ;经济效益计算太理想,热电厂投产后达不到理想值 ;供热机组的选择未做方案比较很多,热电联产规划未突出节能环保的主题,未强调热电联产的建设应以供热为主,增加电力供应只是副产品,等等。

《意见》指出 :“切实加强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的统筹规划。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电力规划职责,优化电源与电网布局,加强电力规划与能源等规划之间、全国电力规划与地方电力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

这些规定,对与热电联产规划的衔接提出了要求,有助于弥补热电联产规划编制中不足,以起到更好指导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输配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