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德国能源价格与经济竞争力分析

2015-05-13 08:4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拉尔夫·魏格特 周希舟 赵雅婧关键词:能源价格能源转型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的确,一个开放的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其产业的竞争力和出口的能力。但在这个高度竞争的世界中,不断增长的能源价格使德国工业的竞争劣势日益显现。自2007年以来,德国的平均工业电价上涨了约70%,而美国和中国的价格增长则低于20% (中国广东的电价以人民币计价保持平稳,但是在图1中因以欧元计价,由于汇率变化,电价小幅上涨)。

由于德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和外贸,高于国际水平的能源成本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阻力。2014年,制造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度是19%,相比其他大型发达国家,德国制造业占比最高。这种经济结构在贸易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2014年出口贸易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为46%。而在中国,出口贸易占GDP的25%,法国为28%,日本为18%,美国为13%。

保持制造业竞争力是主要原则

能源转型计划的目的是有竞争性地过渡到低碳经济。该过程的一个主要原则是“保持有竞争力的能源价格”。德国正在迅速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但并没有带来预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同时,德国工业电价已处在国际高位,德国也未能实现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价格目标。

分析来看,德国的能源价格和其竞争对手存在差距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德国能源转型的成本上涨迅速。德国已许诺在未来20年内新增1850亿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其二,北美页岩革命降低了美国天然气价格,使得美国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源头。

通常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较高,直接造成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过高,可通过零售电价和批发市场电价实现差异定价。批发电价可以借助相对廉价的燃煤发电缓解,并在非用电高峰期进行调整。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附加成本,及本身就很高的发电价格都需要终端消费者来埋单。德国政府的可再生能源附加退返制度缓解了大型能源密集型工业生产者的成本危机,但却将德国制造业的另一支柱——中小型工业生产者排除在外,哪怕这些企业也属于能源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其必须独自承担高昂的能源成本。

德国的能源转型原本是基于对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预期,但目前来看却与初衷相悖。北美地区拥有大量低成本天然气供给,这造成了北美天然气价格仅为欧洲的1/3左右,这样的低能源成本极大提升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目前,高成本的能源路径削弱了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而在就业和工业投资方面也让德国处于劣势,还增加了国内经济和家庭消费的成本。如果不改革能源转型计划,随着投资离岸转移和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萎缩,德国将失去原本强力的工业产能。

在绿色和经济性之间寻找平衡

德国的经济正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的情况必须改变。考虑到国际大背景,德国能源转型亟待转变以适应过剩的碳氢能源现状。与此同时,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已从10年前的新兴产业逐渐成长起来,不再需要像转型起步时期那么高的政府补贴。

能源价格对于像德国这样的开放型经济体至关重要。尽管对于不同行业来说能源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但能源可谓大多数行业成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标题:德国能源价格与经济竞争力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价格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